中国画的基础识71266.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6 国画基本作画方法 (1)执笔方法 (2)染色要点与步骤 (3)工笔花卉的作画步骤 (4)写意花鸟的作画步骤 —— 本章内容完 —— * * * * * * * * * * * * (2)独特的观察方法 在透视的方法上,中国画不一定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域的局限,它可以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得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这种透视的方法,叫做散点透视或多点透视。 (3)独具特色的构图 中国画的构图一般不遵循西洋画的黄金律,而是或作长卷,或作立轴,长宽比例是“失调”的。但它能够很好表现特殊的意境和画者的主观情趣。 (4)用笔、用墨、敷色 用笔讲求粗细、疾徐、顿挫、转折、方圆等变化,以表现物体的质感,具有高度的表现力。 用墨则讲求皴、擦、点、染交互为用,干、湿、浓、淡合理调配,以塑造型体,烘染气氛。 中国画敷色方法多为平涂,追求物体固有色的效果,很少光影的变化。 由于中国画与书法在工具及运笔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二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人早有“书画同源”之说。 笔墨二字被当做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它不仅仅是塑造形象的手段,本身还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5)独特的装裱形式 中国画,有着独特的装裱形式,起到衬托画体的作用。 3.5 中国画的作画工具—文房四宝 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笔、墨、纸、砚来构成的,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文房四宝”,大致是说它们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 (1)笔 传统的毛笔不但是古人必备的文房用具,而且在表达中华书法、绘画的特殊韵味上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 从性能上分,有软毫、硬毫、兼毫。 软毫笔,一般是用羊毫加工制成,笔头较粗。特点是柔软、吸水量大,多用于晕染。 硬毫笔,一般用狼毫加工制成,笔锋较坚挺,弹性较强,笔头尖细,吸水性差,多用于勾线。 兼毫笔,是用硬毫与软毫相间制成的,刚柔适中。 另外,毛笔还有长锋、短锋和大、中、小号之分。 (2)墨 墨分“松烟”、“油烟”和“漆烟”。 松烟墨的特点是色泽黑而不亮,适用于打底,宜画人物须眉、翎毛和蝶翅等。 油烟墨色泽黑而光亮,层次明显,凝聚力、附着力强,适合作画。 漆烟墨色泽比油烟墨更黑更亮,但价格昂贵,不易买到。 (3)纸 中国画主要是用纸作画,一般是宣纸。 宣纸分生宣和熟宣两种。 生宣纸吸水性强,水墨容易渗透,能产生丰富的笔墨变化,所以写意画多用生宣。常见的品种有“净皮”、“棉料”、“棉连”等。 熟宣是用矾水加工过的,水墨不容易渗透,在上面可以工整细致地描绘,反复地上色,因此像绢织物一样,适合于画工笔画。现在常用的熟宣有“云母宣”、“冰雪宣”、“蝉衣笺”等。 除宣纸外,有的画家还喜欢用皮纸作画,皮纸又称高丽纸,它的性能与宣纸相似,但价格却便宜得多。所以,初学画的人也常用这种纸。 (4)砚 砚,是磨墨用的。要求细腻滋润,容易发墨,并且墨汁细匀无渣。砚也有石砚、陶砚,砖砚、玉砚等种类之分,最负盛名的是广东产的端砚和安徽产的歙砚。 (5)颜料 中国画的颜料是从某些植物和矿物中提取加工而成。植物颜料,如花青、滕黄、胭脂等较为透明、质细,但年久会褪色,多用于写意淡彩画。矿物颜料,如朱砂、赭石、石黄、白粉等,性能是不透明,具有覆盖力,年久不褪色,多用于工笔重彩画。 (6)其他工具 以程式为主—中国画的意匠手段 程式:花丛中翩翩飞动的蝴蝶,忽高忽低,忽东忽西,忽紧忽慢,千姿百态,都是由翅膀的一上一下有节奏地扇动变化而来。这一上一下形成了蝴蝶飞舞的程式。 中国画程式:是画家在自然感受中提炼加工的绘画语汇,传统国画程式如各种皴法、点法、描法及章法的开合、虚实平视、立视皆是。 披麻皴 以披麻皴为主要手法的黄公望作品《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作品,是黄公望为无用师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险在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前段称《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段较长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3月14日上午的两会新闻记者会上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讲了一个故事:“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