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修订版.pptxVIP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18年×月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形成,并介导器官、组织损伤的自身免疫病,临床上常存在多系统受累表现,血清中存在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患病率因人群而异,全球平均患病率(12~39)/10万,北欧大约40/10万,黑种人患病率约为100/10万患病率约为100/10万。我国患病率为(30.13~70.41)/10万,以女性多见,尤其是20~40岁的育龄期女性。在全世界的种族中,汉族人SLE发病率位居第二。通过早期诊断及综合性治疗,本病的预后已较前明显改善。 目 录 Contents 病 因 遗传 heredity 环境 environment 雌激素 oestrogen 易感基因 多年研究已证明SLE是多基因相关疾病。有HLA-Ⅲ类的C2或C4缺失,HLA-Ⅱ类的DR2、DR3频率异常,推测多个基因在某种条件(环境)下相互作用改变了正常免疫耐受而致病。SLE的发病是很多易感基因异常的叠加效应。然而,现已发现的SLE相关基因也只能解释约15%的遗传可能性。 (一)遗传 流行病学及家系调查 有资料表明SLE病人第1代亲属中患SLE者8倍于无SLE病人家庭,单卵双胎患SLE者5~10倍于异卵双胎。临床上SLE病人的家族中也常有患其他结缔组织病的亲属。 (二)环境因素 紫外线使皮肤上皮细胞出现凋亡,新抗原暴露而成为自身抗原。 阳 光 一些药物可以使得DNA甲基化程度降低,从而诱发药物相关的狼疮。 药物、化学试剂 也可诱发疾病 微生物病原体 (三)雌激素 女性患病女明显高于男性,在更年期前阶段为9:1,儿童及老人为3:1。 发病机制及免疫异常 致病性自身抗体 致病性免疫复合物 T细胞和NK细胞功能失调 SLE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主要是外来抗原(如病原体、药物等)引起人体B细胞活化。易感者因免疫耐受减弱,B细胞通过交叉反应与模拟自身组织组成成分的外来抗原相结合,并将抗原提呈给T细胞,使之活化,在T细胞活化刺激下,B细胞得以产生大量不同类型的自身抗体,造成大量组织损伤。 ①以IgG型为主,与自身抗原有很高的亲和力,如抗DNA抗体可与肾组织直接结合导致肾小球损伤 ④抗磷脂抗体引起抗磷脂综合征(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习惯性自发性流产) ③抗SSA抗体经胎盘进入胎儿心脏引起新生儿心脏传导阻滞 ⑤抗核糖体抗体与神经精神狼疮相关 ②抗血小板抗体及抗红细胞抗体导致血小板和红细胞破坏,临床出现血小板减少和溶血性贫血 1、致病性自身抗体 这类自身抗体的特征为 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es,IC) 由自身抗体和相应自身抗原相结合而形成,能够沉积在组织造成组织损伤。 2、致病性免疫复合物 SLE是一个免疫复合物病 本病IC增高的原因有: ①机体清除IC的机制异常; ②IC形成过多(抗体量多); ③因IC 的大小不当而不能被吞噬或排除。 SLE病人的CD8+T细胞和NK细胞功能失调,不能产生抑制CD4+T细胞的作用,因此在CD4+T细胞的刺激下,B细胞持续活化而产生自身抗体。T细胞的功能异常导致新抗原不断出现,是自身免疫持续存在。 3、T细胞和NK细胞功能失调 病 理 苏木紫小体 洋葱皮样病变 主要病理改变为炎症反应和血管异常,可以出现在身体的任何器官。中小血管因IC沉积或抗体直接侵袭而出现管壁的炎症和坏死,继发的血栓是官腔变异,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和功能障碍。 受损器官的特征性改变是:①苏木紫小体(细胞核受抗体作用变形为嗜酸性团块);②“洋葱皮样病变”,即小动脉周围有显著向心性纤维增生,明显表现于脾中央动脉,以及心瓣膜的结缔组织反复发生纤维蛋白样变形而形成赘生物。此外,心包、心肌、肺、神经系统等亦可出现上述基本病理变化。 临 床 表 现 1、全身表现 大多数疾病活动期病人出现各种热型的发热,尤以低、中度热为常见。可有疲倦乏力、食欲缺乏、肌痛、体重下降等。 2、皮肤和黏膜表现 80%的病人在病程中会出现皮疹。 颊部蝶形红斑,最具特征性 盘状红斑 光过敏(photosensitivity) 网状青斑(livedo reticularis) 口腔无痛性溃疡(oral ulcers) 脱发(alopecia) 雷诺现象(raynauds phenomenon) 3、浆膜炎: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4、肌肉关节表现 关节痛 出现在指、腕、膝关节,伴红肿者少见 Jaccoud关节病 因关节周围肌腱受损 肌痛和肌无力 肌炎 股骨头坏死 5、肾脏表现 肾

文档评论(0)

ma9828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