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蒙古文人汉文创作概况-社科网.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代蒙古文人汉文创作概况 宏伟 (内蒙古大学 蒙古学研究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摘要:清代,在中华民族大统一的大环境中,蒙汉文化交流进一步加深,尤其八旗蒙古文人,在“八旗”这个特殊而 优待的社会组织中,与满、汉文人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用汉文进行文学创作。这些蒙古文人的汉文著述,可以分为 汉文诗歌创作、散文创作、文论创作等三大类。本文介绍了清代蒙古文人汉文创作中的诗歌创作、散文创作和文论创 作的主要作家及其著作。 关键词:清代;蒙古文人;汉文创作 中图分类号码:I52 文献标识码:A 清廷对蒙古族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政策。他们把漠南、漠北蒙古族分为“八旗蒙古” “内属 蒙古”“外藩蒙古”三个部分。清廷禁止蒙古族旗与旗之间的交往的同时,又禁止了蒙古人学习汉文 汉语。《理藩部则例》规定:“内外札萨克、汗王、贝勒、贝子、公、公吉、塔布囊以及蒙古官员、闲 散人等遇有公文禀犊等不得擅用汉文,违者照违制例科罪。”蒙古人“生子命名均应取满洲、蒙古字 义,不得辄用汉字汉义,违者以违制论。”[1] 这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蒙古人学习汉文化的积极性。但 从宏观角度看,1636 年,女真皇太极率兵南下,推翻明朝的统治,大清统一中国,结束了长达三百 年的封建割据局面,继元朝之后又一次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统一。这促进了中国各民族之间 的文化交流,进而推动了蒙古族作家汉文创作的发展。清代,用汉文进行创作的蒙古族文人名家辈 出,作家队伍实力雄厚,诗文集卷帙浩繁,这使在明代陷入低潮的蒙古作家汉文创作再次进入了高 潮。甚至从另一个角度说,清廷对蒙古人的一些政策是有利于蒙古作家汉文创作。如清廷的科举制 度、封授爵职及联姻婚娶等策略。清代科举制度广于元代。清廷决定蒙古八旗子弟可以参加科举考 试。这些八旗子弟大多生于汉地,从小接受的是汉文化,他们以科举入仕,同时用汉文创作了精品 卓著,如梦麟、博明、和瑛、松筠、法式善、托浑布、柏葰等。封爵制度是清廷对归附的蒙古上层人 物按其部落大小、人口多少、势力强弱和归顺态度给予封赐爵位官职的一种制度。目的是使这些受 到封赐的蒙古上层人物死心塌地地为满族朝廷服务。受到清廷恩赐的各部蒙古王公在京城都有其住 宅,而且定期入京住宿。一些王公在京城时常与汉族文人来往,不断提高汉文水平,品诗赏画,甚 至用汉文创作独具一格的文学作品,如喀喇沁扎萨克多罗杜棱郡王旺都特那木吉勒汉文诗文集有《如 许斋公余集》二卷、《如许斋公余集续编》、《窗课存稿》等;喀喇沁亲王贡桑诺尔布汉文诗集有《夔 庵诗词集稿》和《竹友斋诗集》等。除了封授爵职制度以外,清廷对蒙古族各部王公施行了联姻婚 娶制度,清朝帝王娶蒙古各部王公的公主为后妃,并将宗室公主、格格下嫁蒙古王公子弟。这些嫁 1 到清朝帝王的有些蒙古公主用汉文进行诗文创作,抒情对蒙古草原的思念之情,对蒙古作家汉文创 作增添特殊的一页。这些女诗人有孝庄文皇后、那逊兰保、博尔济吉特氏等。 清代,在中华民族大统一的大环境中,蒙汉文化交流进一步加深,尤其八旗蒙古文人,在“八 旗”这个特殊而优待的社会组织中,与满、汉文人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用汉文进行文学创作。这些 蒙古文人的汉文著述,可以分为汉文诗歌创作、散文创作、文论创作等三大类。 一、清代八旗蒙古文人汉文诗歌创作 清代八旗蒙古文人的汉文著述中,诗歌创作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据记载,有清一代,著有汉 文诗集的八旗蒙古文人就有54 人。其中,博明的《西斋偶得》、梦麟的《大谷山堂集》、法式善的《存 素堂诗初集录存》《存素堂诗二集》《存素堂诗稿》、松筠的《绥服纪略图诗》、和瑛的《易简斋诗钞》、 三多的《可园诗钞》、延清的《庚子都门纪事诗》《奉使车臣汗纪程诗》等最著名。这些诗集都获得了 当时满汉文人的很高的评价。如清末著名文人谭献《西斋偶得序》中赞博明云:“蒙古西斋兵部先 生,夙官禁风,拦柱下至藏万卷研求,学有心得,随笔纂录。掌故舆地,经典之刚要,援古证今,无 游移傅会之陋说。学人也与,史才也与。”[2]王昶《春融堂集》卷五十二《户部侍郎署翰林院掌院学 士梦公神道碑》中云:“先生曾云,五言必从悟入,而七言古诗忽起忽落,信手拈来,纵横如意,亦 非妙语不能,尤属前贤所未发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