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余姚的大家族留在心中的望海寺(孙氏).docVIP

来自余姚的大家族留在心中的望海寺(孙氏).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来自余姚的大家族留在心中的望海寺(孙氏)

来自余姚的大家族——留在心中的望海寺(孙氏) 望海寺村是个大村,现在居住着五千多口人,外姓不足五百,其余都姓孙,是由一个祖先繁衍下来的大家族。这个家族来自浙江余姚,现存《余姚孙家境孙氏宗谱》。相传余姚孙姓源于春秋时期的齐国(今山东一带),有名的军事家孙武以及后来战国时期的孙膑,都出自这个家族。余姚孙姓宗谱的记载是从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唐开始的。始祖孙岳约出生于公元893年,祖籍睦州(今杭州附近),出仕后唐,为官初期曾居冀州(今河北冀县)。后来为了安全,于公元928年,举家徙居浙江余姚梅川,暂居烛溪湖西岸大埠头孙家尖。家事安顿后,仍效忠于后唐。官至护驾招讨大将军。公元933年,被属下奸官暗杀。皇帝念其功劳巨大,追封为清廉大将军,并划彩屏山以北、梅川里以南、烛溪湖以东、东彭桥以西的大片土地,为封地,赐名孙家境。明初永乐年间,皇帝朱棣曾三次下诏“迁民实京畿”。因为他在和侄子争夺帝位的时候,几乎把河北一带的人民杀光赶光了。他现在定都北京,就命令从山西、陕西、江西、浙江、江苏等地向京城附近移民。孙岳的14世孙孙誌,奉其父孙伯之命,离开浙江绍兴府余姚县孙家境孙家尖(因战乱,此村已不存在),来到河间府兴济县北桃杏村,教书育人,在此成家。永乐二年(1404年)又迁移到河间府沧州望海市(沧州于1913年二月始称沧县,望海市原属清池县,明洪武七年,即1374年入沧州。中华民国十八年,即1929年,望海市改为望海寺)。到了望海寺,始祖孙誌生了7个儿子,现在只有5支的下落可考。长子孝忠,先回浙江余姚,后来又迁回河北交河县北碱厂孙村(今属河北泊头市文庙乡)。二子顺忠,失考。三子应忠,失考。四子思忠(东支),后人居望海寺。五子德忠(北支),居望海寺。后人从11世又由望海寺迁居卸甲庄(今属黄骅市),卸甲庄后人,又迁居周青庄、姚庄子、清河村、仓上、东抛庄。六子彬(南支),后人居望海寺。七子英(西支),后人居望海寺。我是望海寺17世,属于东支。所以在我的印象里全族只有东、西、南三支,每一支再不断地向下分,如同一棵大树,从树干一直分到树梢。居住远近也随着血缘而来,东支的人大多住在村子东部,而西支和南支的人,除了住在村子中部的以外,还形成了西庄和南庄,村中有庄。村里不但建有孙氏家庙,还建有东、西、南三座祠堂。村子中央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是我心目中的中央大街。大街的偏西段有个广场,广场的北面有一座青砖青瓦坐北朝南的庙宇,就是孙氏家庙。家庙的门楼上,除了孙氏家庙的门匾外,还挂着两块匾,一块是“榜眼”,一块是“武举”。这显然都是为祖宗争光的人了。1947年当地解放后,又加挂了一块“名传千古”匾,是表彰被还乡团杀害的农会主席孙哲华的。 进院以后走上高高的台阶,就进到供奉祖宗牌位的大殿。北面的供案上正中是一个大牌位,孔雀蓝色的地,金边金字,记得上面的字是“始祖讳誌”。““誌”字是带言字旁的。这里的“一世”是指来到望海寺村的第一代。他的两侧就是二世以下的祖宗牌位了。这些牌位都是黑地金字。家庙的东面是一个跨院,有几间房,是供家族议事和筹办祭祀活动用的。 三座祠堂数东支的最大,建在中央大街的东头,门前也有一个广场,只是比家庙少一个跨院。三座祠堂,在解放初的拆庙风潮中,全被拆毁了。各支都有自己的地产,由外姓或本族比较贫穷的子孙承包耕种,所得收入支撑祭祀、集体会餐等家族活动。家族活动最多的时间在春节前后。第一大活动是筹办供品,祭祀祖先。家庙里的供品由东、西、南三支分别承担,每支负责一个供案。供品的好坏不仅代表对祖宗的虔诚程度,也显示子孙的生活状况,所以每年上供都是三支子孙的一次比赛,哪一支的供品最好,就为这一支的子孙争光了。从大年三十开始,全族的人就都陆陆续续到家庙里去,与其说是祭拜祖宗,不如说是去看供品展览;至少我们小孩子是这样的心理。进到大殿,先得朝每一面的祖宗牌位磕三个头,然后就挤到案前去看那些供品。是不是好吃,我不敢说,反正非常好看。姹紫嫣红的花卉,五颜六色的动物,都是用肉、蛋、萝卜、青菜、豆制品等做成的,非常逼真。我特别喜欢那用猪肚子做的大象。那时我还没有见过真的大象,只在万象更新年画上见过,但是我觉得做得很像。不过,我一边看一边想:这些东西是给祖宗们吃的呢还是给祖宗们看的?因为有些东西是不能直接入口的。死去的祖宗应该都是大人了,难道他们也和我们孩子一样边吃边玩吗?后来我才知道,餐桌上有的东西只是装饰,并不食用。国宴上,餐桌中间那大孔雀,不就是装饰品吗?家族的第二大活动是拜年。我最怕拜年。不是怕给别人拜,而是怕别人给我拜。半夜子时一到,父母把我叫醒,我先给父母磕头拜年。然后吃饺子。吃过饺子之后,就打着灯笼随父亲去老宅,先向祖父母的牌位磕头,然后拜伯母、叔父、堂兄。到快天亮的时候,去家庙、祠堂,拜完了祖宗以后,各支的人要集中到自家的祠堂前面去团拜。我家属于东支。东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