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老街 方炳桂主编.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 2 页 沧桑 巨变鼓屏路 鼓屏路 自鼓楼至屏山南麓,是解放后新开的一条路。在 未成 “路 ”前,这一段路上始终是军政衙 门的要地 ,行人、 车马通过 尚有限制,何况开店做生意?所 以现今的鼓屏路上 古时少有商店,更谈不上有 “街”的名称 了。 昔 日,进入鼓楼城 门,即见布司衙 门,衙 门前的开阔地 称布司埕 ,福州特产 “布司埕线面”即因此而得名 。布司埕 到解放前后成为圩集早市,周围开有豆腐店、汤鸭店、肉燕 店、肉摊、鱼摊等,这就是鼓屏路上早期街市的开始。布司 埕往北为古子城旧址 ,后为都督府衙 门,东侧为布政司署, 西侧为藩署。再往北, 东侧为城隍祖庙 ,西侧为王墓 山,还   有著名的钱塘巷等 旧街巷。 民国时期的卫戍司令部也设在此地,解放初屏 山划为福 州军区机关驻 地 ,车辆行驶必须绕道华林坊 ,这也限制了商 业的发展 年拆鼓楼城楼 ,把拆下来 的城墙砖石铺在 鼓屏路上 ,从此这条历史古道逐渐 向现代化的主干道的要求 迈进 了。 说到鼓屏路必说鼓楼城楼和鼓楼前,因为她是鼓屏路南 第 3 页 端的起点。鼓楼建于唐元和十年 ,有 “全闽第一楼 ”之称 。 提到鼓楼前,老福州人便会想起 “鼓楼前拾柴配 ”的故事 , 便会想起昔 日鼓楼前的美食 “苏苏酱鸭”,海外游子 回到福 州还会发出 “看见鼓楼到了家”的感叹。说到鼓屏路也必说 屏 山顶上 的镇海楼 。镇海楼原为城楼 的样楼 ,有七星缸古 迹 ,民国时期改为林森纪念堂 ,文革期间被拆毁 。此外,鼓 屏路北连华林路,又会令人联想千年古刹华林寺 。 鼓屏路至今也没有改变其历史 的重要地位 。通过鼓屏 路 ,即可到达 中共福建省委和省人 民政府 。如今这条路上高 楼林立,古道焕发青春,并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陈德仁  方炳桂 ) 美食飘香上南街 福州城 内的南街 ,自古就是最为繁华热闹的一段街市 。 南街又有上南街和下南街之分 ,本文所述的上南街 ,系指从 鼓楼前至东街 口的一段街。 上南街说它是最古老的一条街 ,因为它形成于晋太康年 间子城建成时,距今 已有 多年历史。 早年 ,这里开设有始于五代的安铺药店 ,始于 明嘉靖年 间的陆经斋茶庄 ,有闻名海 内外的百年老店聚春园菜馆 ,有 创办于清道光和清光绪年 间的谢万丰和美且有糕饼店 以及清 咸丰年 间的长顺斋千页底布鞋店 ,还有赛园橄榄和妙巷的大 世界澡堂、别有天菜馆等等。 第 4 页 在上南街最富有特色的,要算是菜馆业和点心店 ,所谓 闽菜香飘千里 ,这里可算是发源地 。 清末 民国初的双 门前 “四海春 ” (后迁东街 ,即今北京 饭庄店址 ),是一家闻名 的饭店 。除经营大众化的八仙面、 兴化粉和笳 包配灴块 (笳 包是草编 的蒸饭袋,灴块 即五 花 肉泡清汤 )以外,也经营每桌二三十元 的酒席 以及 出杠 (送菜上 门)等业务 。四海春的 “香豉腐 ”也具有特色 ,将 豆腐切成片后 ,投入 以香菇加豆豉和 白色酱油煮成的清汤香 豉腐 ,既清淡又有荤味。 年东街 口扩建时,该店迁到 旗汛 口继续经营 。 年又改为 “北京饭庄”,至此结束了 四海春 的店史 。 在双 门前大龙湫巷 口,就是 闻名海 内外 的 “聚春 园菜 馆”,它起于清同治四年 ( 年 )的 “三友斋”,后 由郑 春发独资承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