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自 序
现今所传“楚辞”中的《九歌》计十一章,它的次序是:
一、东皇太一
二、云中君
三、湘君
自 四、湘夫人
五、大司命
序 六、少司命
七、东君
八、河伯
九、山鬼
十、国殇
十一、礼魂
王逸叙云:“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
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
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
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
托之以风谏;故其文意不同,章句错杂,而广义焉。”这一段话,
自然不无可商之处。但明确地指出《九歌》的作者是屈原,肯定
第
二 了《汉书艺文志》的旧说,并且也阐明了屈原与民间文学的关
页
联。这是很可宝贵的。朱熹在《集注》的《九歌》叙中,又作了与上
说微异的理解,他说:“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南郢之邑,
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觋作乐歌舞以娱神。蛮
荆陋俗,词既鄙俚,而其阴阳人鬼之间,又或不能无亵慢淫荒之
杂。原既放逐,见而感之,故颇为更定其词,去其泰甚,而又因彼
事神之心,以寄忠君爱国眷恋不忘之意,是以其言虽若不能无
嫌于燕昵,而君子反有取焉。”所谓“故颇为更定其词”,意思是 九
《九歌》是屈原所改定的或改编的。 歌
总之,自汉、宋以来的学者,几乎都一致承认《九歌》有本
辞,但现今所读到的《九歌》,却无庸置疑是应该归诸屈原所作 今
的。这种论断基本是慎重的、可信的。至于《九歌》的作意如何? 绎
是否“风谏”或所谓“虽若不能无嫌于燕昵”,那是王逸、朱熹所
受时代观念所限的说法,我们应该与上述的论断分别来看。不
能因此便推翻《九歌》与屈原的关系。
最早怀疑《九歌》的作者为屈原的,便是对中国古典文学采
取民族虚无主义者的买办“学者”胡适,他在《读楚辞》中宣称:
“《九歌》与屈原的传说绝无关系,细看内容,这九篇大概是最古
之作,是当时湘江民族的宗教歌舞。”胡适的那套实验主义,在
这里并提不出什么证据来。在他“细看内容”之下,便通过“大
···· ·
概”做出这样一个结论来。就胡适的一贯哗众取宠的伎俩来说,
·
这是不足怪的。因为他在同一篇文章中就这样写道:“屈原是
第
谁?这个问题是没有人发过问的。我现在不但要问屈原是什么 三
页
人,并且要问屈原这个人究竟有没有?……”在胡适的怀疑之
下,大胆假设之下,屈原其人似乎也不难从有到无了。这种数典
忘祖的谬论,鼎堂先生早在《屈原研究》一书中予以严厉的痛
斥,此处不必赘述。只是在胡适的影响下,有关《九歌》的作者问
题,曾经长期地被人混淆过。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例如陆侃如
先生在他早期写的《屈原评传》里曾举出胡适的所谓两条很重
要的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