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毛状根的诱导及其应用.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用植物毛状根的诱导及其应用.doc

[摘要]植物毛状根培养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 一种,因其不仅克服了植物生长缓慢、有效成分积累 有限的不足,且具有不依赖外源植物激素等优点,近 年来研究较多。文章介绍了目前药用植物毛状根的诱 导情况,并总结了植物毛状根培养体系在次生代谢物 的生产、生物合成机制及调控基因的研究、植物基因 工程、生物转化以及药物蛋白中的应用,旨在为其他 药用植物毛状根的培养及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毛状根;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 发根农杆菌;生物转化 [收稿日期]2013-11-30 [基金项目]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 金项目(201188);首都中医药研究专项(13ZY03);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个人项目(2011D005018000002) [通信作者]王秀娟,教授,研究方向为中药药效 与作用机制及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Tel: (010) E-mail: HYPERLINK mailto:wxj0517@wxj0517@ [作者简介]张萌,硕士研究生,E-mail: HYPERLINK mailto:zhangmeng8846@126.comzhangmeng8846@126.com 植物毛状根培养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一种,因其 生长不依赖外源植物激素、合成次生代谢物能力强且 稳定、具有生物转化功能以及繁殖能力强等优点,可 以在医药领域用于生产药物,近年来受到众多学者的 关注。目前已经有近百种药用植物成功诱导出毛状根, 并广泛应用于多种研究之中。本研究介绍了目前药用 植物毛状根的诱导情况并总结了植物毛状根应用现状, 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1药用植物毛状根的诱导 1.1毛状根的发根机制 毛状根(hairy roots)是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感染植物后,在植株创伤表面诱导产生的 一种特殊表现型。早在1907年,Smith和Townsend 就发现发根农杆菌能够诱导植物产生毛状根,此后, 学者们发现无论是发根农杆菌还是根癌农杆菌A. tumefaciens,其致病原因均是由大分子质粒引起的 [1-2],但发根农杆菌的致病质粒与其他Ti质粒(根瘤 诱导质粒)功能既有差异又有联系[3]。直到1982年, 美国科学家Chilton⑷发表文章阐述其发根机制:发根 农杆菌中Ri质粒上T-DNA进入宿主植物细胞引发了毛 状根的产生。 Ri质粒是发根农杆菌染色体外的一个约250 kb的 大质粒,其上面存在2个与转化有关的功能区,即 T-DNA (转移区)和Vir (致病区)。T-DNA的主要功能 是在转化时进入植物细胞并插入到寄主植物基因组中, 表达决定毛状根生长和冠瘻碱合成的基因;Vir区的作 用是协助T-DNA区完成转化。Vir区上有7个操纵子 VirA-G,转化时,植物伤口产生小分子酚类化合物与 VirA的表达产物结合,激活其他Vir基因,使T-DNA 被剪切、转移并最终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因此, 单子叶植物不能合成特异性小分子酚类化合物是其难 以被侵染诱导出毛状根的主要原因[5-7] o 1.2药用植物毛状根诱导情况 目前,已有近百种药用植物成功诱导出毛状根, 总结发现其中76%为草本植物,也有少量藤本及木本 植物,比例分别占到7%, 17%;在植物学分类方面, 已诱导出毛状根的药用植物科属分类较为分散,其中 豆科、茄科、菊科和唇形科占有相对较大的比例(表 l)o 自20世纪90年代起,一些学者就开始致力于研 究药用植物毛状根,发根农杆菌作为影响毛状根诱导 的主要因素也一直备受关注。目前,诱导药用植物毛 状根的常用菌株有 A4, ATCC15834, R1601, LBA9402, R1000, C58C1, 1.2556, R1600, ACCC10060 等,在已 诱导出毛状根的药用植物中,27%使用的是A4菌株, 20%使用发根农杆菌ATCC15834, 14%使用R1601,其 余菌株的使用均在10%以内,不同植物对于不同菌株 的敏感性差异较大。部分学者利用农杆菌ATCC15834, C58C1, A4, R1601等诱导出木本或藤本药用植物的毛 状根,例如杜仲[8],绞股蓝⑼,南方红豆杉[10]等, 但在菌株选择上依然很盲目,需要进一步探索其规律。 2应用 2.1在次生代谢物生产中的应用 毛状根因其遗传性状稳定、生物合成能力强等诸 多优点,比悬浮细胞更适合用于次生代谢物的生产。 利用发根农杆菌诱导的毛状根生产次生代谢产物,其 含量比原植物药高,如通过杜仲毛状根的培养来获得 桃叶珊瑚昔药用成分,其质量分数最高可达30.105 mg?g-l,且高于自然根及皮,高产根系E1进行大规模 繁殖培养能获得理想的药用物质,有望替代传统药源 ⑻。 很多研究都显示,适当的改变培养条件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