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新世纪高职高专课程与实训系列教材 西方经济学 连 有 王瑞芬 主 编 郭景婷 赵海荣 副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 【能力目标】 ※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理论,分析国家对于经济发 展的干预。 【知识目标】 ※掌握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工具及其运用; ※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理解自动稳定器的涵义; ※了解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和货币的职能。 【职业素质目标】 ※能用财政、货币知识来解释现实经济中的一些事件。 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概况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所谓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为了达到一定 的经济目标而对经济总量进行调控所采取的手段 和措施。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 策目标主要有四项: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 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一)充分就业(Full Employment ) 充分就业是指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 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即全社会的经济资 源被充分利用的经济状态。 (二)物价稳定(Price Stabilization ) 价格稳定就是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由于各种商品价格变化的繁杂和统计的困难, 西方学者一般借用价格指数来表示一般价格水 平的变化。价格指数用来表示若干种商品价格 水平,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百分数时间数列来表 示不同时期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方向和变化程 度。价格指数有消费物价数(CPI )、批发物 价指数(PPI )和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三种。 (三)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 )是指在 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 产量和人均收入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 期内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 量。 (四)国际收支平衡 在开放经济中,国际收支平衡对于 各国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长期来 看,无论是国际收支赤字还是盈余,都 会对一国的经济政策和政策目标产生重 要的影响。 二、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1.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的基本思想是:当总需求 小于总供给即经济处于萧条时期,经济 中会由于需求不足而产生失业,这时应 刺激总需求,实行扩张性经济政策;当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即经济出现通货膨 胀时期,经济中会由于需求过度而引起 通货膨胀,这时应该抑制总需求,实行 紧缩性的经济政策。 2 .供给管理 供给管理的政策主要包括:收入政 策,通过控制工资以及物价来抑制通货膨 胀;人力政策,通过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 来减少失业;经济增长政策,通过增加生 产要素的数量,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来提 高经济的生产潜力,促进经济增长。 第二节 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所谓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 ),是指为了 影响经济活动的总水平而对政府支出、税收 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 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 (一)财政收入政策 (二)财政支出政策 (三)财政政策的运用 二、内在稳定器 内在稳定器(built-in stabilizer )又称“ 自动 稳定器”,即现代财政制度具有一种无需变动 政府政策而有助于减轻收入和价格波动的自动 稳定的内在功能。这种功能来自于财政制度本 身的某些特点。一些财政支出和收入政策具有 某种自动调节经济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有助 于经济稳定,缓和经济波动,可以自动配合需 求管理。 三、赤字财政政策 财政赤字 (Fiscal Deficit )又称预算赤 字,是指一国政府财政年度预算支出超过 年度收入的差额。 当政府出现财政赤字时,有两种解决 方法: (1)一种方法是透支。 (2 )另一种方法是发行国债。 四、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crowding out effect )是针对扩张性财政政策而言的。它 是指政府支出的增加引起私人消费或者投 资的减少,从而使得总需求依然没有发生 变化,导致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作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