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和苏格兰旅行记 (法) 儒勒·凡尔纳.pdfVIP

英格兰和苏格兰旅行记 (法) 儒勒·凡尔纳.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主编的话 三年前,法兰西共和国总理若斯潘来华访问,在访沪期间,邀 请中方各界人士数十名在法国人设计的上海大剧院会面。记得 在会上,我曾针对若斯潘总理在演讲中所强调的“文化价值”问 题,向他发问:“文化与语言密切相关,面对世界的‘英语化’和全 球经济的‘一体化’,法国政府何以维护法语的地位,又何以发扬 光大法兰西文化?”他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作了一个原则 性的思考:一个民族语言的丧失,就意味着这个民族文明的终结。 任何一个维护民族文化价值的国家都不会听任自己的语言被英 语取代。而对世界来说,经济可以全球化,甚至货币也可以一体 化,但文化则要鼓励多元化。他认为,正是本着文化多元化的精 神,法兰西文化在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同时,得到了自身的不断 发展与丰富。若斯潘的这番回答,尤其他对文化多元化原则的阐 发,引发了我日后对文化问题,尤其是对翻译问题的不少思考,而 这个冠以“法兰西书库”之名的开放性译丛,就是我们对文化多元 价值观的一种认同,也是多元文化精神的一种直接体现。 若从政治的角度来看,法国鼓励全球文化的多样性,推崇文 化多元价值观,也许是对抗美国经济霸权的一种策略。但以历 史的眼光来看,法兰西对文化价值的推崇,对文学艺术的追求, 对实现文化多样性的努力,是以其深厚的民族传统为基础的。 不然,很难想像法兰西民族会有其绵延千年、昌盛不衰、为世界 瞩目的灿烂文化,更难以想像近代以来,西方思想、文化领域的 诸多思潮与流派大都会发轫于法国。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改 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门一步步打开,国人的视野愈来愈广阔, 于是,尽可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异域的思想与文化,愈来愈成为一 种必要。而这套“法兰西书库”,便是我们为国人了解当代世界 打开的一扇小小的窗口,也是我们为沟通中西文化,促进文化交 流所做的一分实实在在的努力。 以“法兰西书库”来命名这套开放性的译丛,似乎太大,难以 名副其实。而这一丛书名却体现了出版社、丛书策划和主编者 的一种追求:以恒久的努力,不断汲取法兰西文化宝库中深刻而 丰厚的思想资源,展示法兰西多姿多彩的当代文化风貌。在我 们的计划中,这个书库应该是丰富的。其丰富性主要是体现在 其内容上。在选择进入书库的书籍时,我们遵循的是多元的原 则,旨在让广大读者能听到法兰西思想的不同声音,看到法兰西 文化的不同侧面,欣赏到法兰西文学艺术的不同风采。为此,我 们在“法兰西书库”的总名下,将以系列的方式,不断推出能在一 定意义上反映当代法国思想、文化领域必威体育精装版成果的图书,在丰 富、充实整个书库的同时,为中法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与沟通提供 一个有益的参照。 我们的努力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持。如果没有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领导的独特目光和非凡魄力,没有陈丰博士和楚尘君 的精心策划,没有法国文化部门和有关出版社的实际推动,没有 诸多译者的辛勤工作,就不可能有这个“法兰西书库”的开张、亮 相。但愿我们走出的这一步能得到广大读者的广泛认同,但愿 我们能在广大读者的有力支持下,走得越来越远。 许 钧 年 月 日于南京 圆园园员 苑 圆圆 儒勒·凡尔纳的手迹 旅程路线 原编者序 对于出版商来说,找到像儒勒·凡尔纳这样著名作家的一度 被遗忘的手稿,就如同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处至今无人知晓的古 迹,该是多么令人激动呀,就像波德莱尔写的,“深入未知而得新 奇之处”! 正是怀着此种心情,我们荣幸地将这部为南特城(凡尔纳的 出生地)所得的儒勒·凡尔纳如林手稿之中的《英格兰和苏格兰 旅行记》付梓印行。 这是一本在我们所熟知的儒勒·凡尔纳作品中不太常见的 小说式见闻录,但其中包含了他之后的巨著的所有元素。《英 格兰和苏格兰旅行记》写于凡尔纳三十一岁时,引人入胜的不 止一处。风格无懈可击,语言生动形象,笔调幽默诙谐,十足的 现代派。 这本书充满了色彩、感觉、珍奇,展现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 的风貌,介绍了有关个人及大众习俗的概念、餐桌礼仪、物价、服 装、社交礼节等。作者对旅行的爱好乃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