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高考作文预测——“十四节气”优秀作文
PAGE \* MERGEFORMAT 1
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
2013年,我国启动“二十四节气”申遗工作。老孟:这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啊。小郦:“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久违的诗意啊,挺美的。小丁:都信息时代了,现在过日子谁还看二十四节气?
材料二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关于“二十四节气”,你怎么看?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优秀作文
时间的韵味
比起日历中跳动更换着的冷冰冰的数字,中华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所勾勒出的和煦春风、倾盆夏雨、晶莹秋霜和飘飞冬雪是否更能牵动你的情怀?在这匆忙的现代生活中,二十四个蕴含着悠久文化气息的节令,是否能给予你诗意的触动,是否能引起你心底对自然万物久违的感知? 不得不说,在信息时代,时间给人们带来的意义在不断地缩小简化。日历一页页翻过,似乎只有计数的作用,机械,冷冰。我们生活在钢筋骨架所构成的鳞次栉比 的大楼里面,已经太久没有去触摸四季的脉动。每天的晨曦日暮也不再呈现变幻的自然之美,而成为标志着上下班的单调的变化。单调、麻木、机械,现代人就像一 只上了发条的表,昼夜不息地动作着,等待着死亡来宣告一切的终结。 与此相反,早在千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却将时间的韵味写在二十四节气中。二十 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晶,是中国人传统生活智慧的表现,是中华文化宝贵的遗产。与现代文明不同,农业文明贴近大地,敬畏自然,将人的生活与气候物候的 变迁紧密相连。二十四节气看似只不过标出了一年中气候变化的节点,本质上却反应了古人认真对待生活、一丝不苟的态度。 这种态度是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质朴、认真,是“黄梅时节家家雨”的闲适悠然,是“清明时节雨纷纷”之时缅怀先人的深情……逝者如斯,二十四节气所记录下的不只是日升月落,不只是春华秋实,更有在这莽莽尘世之中对生活所怀有的赤诚而真挚的心意。 而在现代生活中,这种心意更具它的时代价值。太多太多的现代人,在不停地为生计、为金钱、为名利奔走,忘记了自我,忘记了初心。时间于他们而言,不过是 一串串冰冷的数字——年华流逝,无所归依。但是,在匆忙的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去寻找荷尔德林所言的“诗意的栖居”,寻找充沛的生活的热情,否则,一切的努 力都将如叔本华所言,是在“为了生活的目的而毁坏生活的本身”。 当然,这样的生活绝非提倡回归远古,而是提醒现代人把传统的智慧融入新时代的血液。 而今,春至已过,霜雪正酝酿出一个新的春天。你是否于寒风中闻到了春的消息?
【点评】 质检考试时,大寒已过,立春将至,学生对此并不确知,情急之中写下了春至已过。这个细节生动地反映了本次省质检作文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缺乏二十四节 气的知识,却要唱二十四节气的歌。确实,我们大体都能感受到季节时令的变化,但是在真实的日常生活中已很少有人会根据二十节气知识来认知。这构成了本次作 文一个显而易见的矛盾:一边是写文章高度扬二十四节气,呼吁传承传统文化,一边是在生活中远离二十四节气,将传统文化视为符号而非生活实质。考生们众口一 词大谈二十四节气所包含的智慧,真正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却寥寥无几。 此文开头响亮,入笔颇有锋芒。看文意,作者是要深入阐发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 文化与精神价值,将它与现代生活的弊端相对照,以凸显传承与发扬传统优秀文化的意义。但是,写到中篇,笔力渐弱,不能一贯而下,只好转向写惯了的“诗意文 化”,再提现代生活的所谓“冰冷”、“麻木”,最后以呼应开篇的方式结束。 究其根本,还是因为缺乏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以上所分析 的这个问题正是大多数考生临场写作所面对的,而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是不足以支撑起写作所需要的知识框架的。其实,若从申遗的角度写,也需要联合国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相关知识,否则难免隔靴搔痒,只好写些空洞的“继承和发扬保护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套话。如果拿2015年全国卷Ⅰ作文题来比较, 可以看出,评论“在高速路上开车打电话”所需要的知识是绝大多数学生都懂得的。而本题中,思考“二十四节气”所需的知识则多数学生都不甚了了——或许,这 个作文题是在呼应新的考试大纳中关于“增加文化常识的考察”的精神。 当然,所谓“修辞立其诚”,考生如果抓住人们对二十四节气的认知现状与保护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能够反思现代生活与传统的差异、申遗的成功与申遗的意义,也不失为很好的切入点。
点亮老智慧的新光彩
近日,二十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