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步步高江苏专用2017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一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课件.ppt

步步高江苏专用2017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一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5.(近代前夜中国社会转型状况) 历史一般是指构成人类往事的事件和行动,研究历史可以采取不同的历史角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朝自宣宗(1398~1435)以后,很少皇帝能专注于国事,朝廷作为主要操在官僚手中,而皇帝则被赋予浓厚的神秘性格,仲裁百官间的争执,强迫性地执行开明专制。当时的士绅官僚,习于一切维持原状,而在这种永恒不变的环境中,形成注重内思的宇宙观,使今人看来,晚明时期显得停滞而无生气。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晚明:一个停滞但注重内省的时代》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朝中后期“注重内省”的相关史实。 (2)你是否同意黄仁宇“停滞”的判断,请说明理由。 解析答案 返回 解析 第一问依据明朝中后期历史从科技、思想以及绘画等艺术方面回答;第二问属于观点评述题,同意材料中观点可以依据明朝中后期中国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化等方面从消极方面阐述“停滞”的观点,不同意材料中观点可以从明朝中后期经济以及思想领域出现新现象来评述作答。 答案 (1)史实:科技方面,科技成就如《农政全书》《本草纲目》等巨著体现了总结性的特征,缺乏创新发展;思想方面,王阳明吸取佛教的观点,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学说,发展心学;绘画艺术方面,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突出,强调表示个性,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答出其中的任意两点即可) 解析答案 (2)观点理由:只答观点不答理由的不给分,其他言之合理的可酌情给分。观点一同意“停滞” 政治:中国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科技:中国科技缺乏创新,进入总结阶段; 思想:理学居于官方哲学,儒学走向僵化; 文化:八股取士,压抑了人才的选拔。(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的可酌情给分) 解析答案 观点二不同意“停滞” 经济: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思想:明清之际李贽、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具有早期启蒙和民主色彩。(其他言之成理的可酌情给分) 返回 热考点1 国家治理能力 习近平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 考点链接 (1)中央君权与相权之间集权与分权的制度创新。 (2)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治理之间制度创新与完善。 (3)历代重视立法与法律作用的举措。 (4)历代完善监察、廉政建设的努力与评价。 (5)趋向公平、公开、大众化的选官制度建设。 (6)不断变革调整的经济、文化政策。 针对训练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还是西方古代、近代国家,都有“分权”的思想:我国唐代有分相权以集君权的措施;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政府权力分为讨论、执行、司法三要素;近代史上英国洛克最早提出了立法权和执行权(行政权)的分立,古今中外这些不同的分权理论与实践的相同点是(  ) A.都促进了行政效率的提高 B.都以分权进而限权为目的 C.都体现了权力制约和平衡 D.都不同程度为后世所借鉴 解析 √ 解析 分权之下各部门形成程序化分工,必然影响行政效率,故A项错误; 中国唐代分相权的目的是加强皇权,而不是以限权为目的,故B项错误; 中国唐代的三省权力相互制约,但最终集权于皇帝,皇权至高无上,不可能有权力的平衡,故C项错误; 唐朝的三省体制基本为宋元所沿袭,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分权理论和英国洛克的分权理论为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三权分立政体奠定了理论基础,故D项正确。 热考点2 郡县治、天下安 新时期下,郡县治、天下安的核心内涵是地方各级官员在各自岗位上做出出色业绩,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做发展的开路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形成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 考点链接 (1)历代地方治理的制度创新、时代特点、发展趋势。 (2)历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沿革。 (3)古代基层管理对现实的借鉴意义。 针对训练 “(宋)国初未尝务虚外郡以实京师。……虽创方镇专赋之弊,以天下留州钱物尽名系省,然非尽取之也。故边将皆养士足以得死力,用间足以得敌情,以居则安,以动则胜,此可谓富之以财矣。”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中央对地方的财政监控趋向松弛 B.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C.分权基础上的集权消除边疆隐患 D.集权制度下的地方自主维护统一 解析 √ 解析 宋朝对地方的财政“然非尽取之也”,是出于地方军事需要的考虑,并不意味着中央对地方的财政监控趋向松弛,故A项错误; 由此可见,地方政府在财政上有一定的自主权,故B项错误; 宋初中央集权加强,不是地方分权,故C项错误; 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前提下保障地方的军事需要,有利于巩固边疆维护统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