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小时段进行德育渗透.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利用微小时段进行德育渗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每个教师的行为标杆。教师说话如何有效?首先要建立起原则性,是非对错,奖惩分明,才能在学生面前建立起言之有效的话语权。这正是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本人认为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作为教师,更是一名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本人认为要将德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密切留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捕捉教育时机,让课堂焕发些许德育的光芒,让学生在教师的有效言语中树立道德是非观念,将要求、规范内化为自身的约束力或思想意识。 一、在课堂中及时捕捉教育契机 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基本表现形式,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个性十足,争强好胜,一味地要求对他们来说未必听得入耳。因此,老师要善于将丰富的德育内容寓于知识的载体之中,让学生听得进去,反思自己的行为,真正达到德育的目的。 比如在做课外阅读《麻雀的评论》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是这样处理的。这篇文章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麻雀遇事爱发表评论,他嘲笑竹笋生长的欲望,蜜蜂酿蜂蜜的想法,鸽子飞上蓝天的梦想,最后其他小动物都完成了自己的梦想,自己却一事无成。在阅读练习中有这样的一道题:看到文中的麻雀,你会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哪类人?我让同学们自己发表想法。有些同学说:我会联想到那些只会嘲笑别人,自己却没有梦想也不去努力的人。作为语文老师,这些同学已经掌握了答题的思路和技巧,但是这篇文章确实让我联想到我们班许多的“小麻雀”们,我认为利用好这个教育契机,可以更深层次地进行德育教育。 这就需要我来谈谈我们班的实际情况了。为什么说我们班有好多只“小麻雀”呢?这就要从我们班实施了小组比拼的奖励机制开始说起。接手四年4班开始,我就发现我们班的孩子普遍存在一个“闪光点”,那就是竞争意识非常地强。他们只想赢,不要输。这种争强争先的品质,我认为是可以好好利用起来的。于是根据课堂发言以及课堂纪律情况,我会通过画红旗进行及时的评价,每周统计分数,评选出最优秀的小组。 这样的奖励机制便于班干部进行班级管理,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同学们会因为班干部评分不合理而出现争吵,用大嗓门说话,互相指责。在课堂上不关注老师讲课的内容,而是关注其他小组同学的表现,希望通过“挑错”来扣其他小组的分。这样的情况时常发生,慢慢令我这位班主任头痛不已。 于是,抓住讲解这篇阅读这个契机,我在班上说了同学们这种互相指责,互相挑错,大嗓门说话这种现象不就像是一只叽叽喳喳只会说别人,不会关注自己的小麻雀吗?最后得到的会是一种好的结果吗?只会一无所获。我们不应该只看到别人的缺点,而是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同学。用大嗓门说话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为你用什么方式对待别人,别人也会用什么方式对待你,只有用一种商量的语气、友善的语气,才能为自己争得好人缘。 二、利用课间时间捕捉德育契机 在课间10分钟里,追逐打闹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有男生喜欢玩一种叫“第五人格”的游戏,喜欢在教室里追逐打闹。对于这种疯玩的现象,我认为不能助长,但是一直找不到遏制的办法,于是,有一天我是这样做的。根据班上同学的反应,我确定10个“典型分子”。在一个课间时段,先将他们叫出教室,到走廊中。我利用班上同学反馈的声音,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存在的问题,再进行德育教育。我说,你们是爱玩爱跑的年纪,但是你们应该分清楚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你可以跑。体育课你可以跑,操场你也可以跑,但是课间时候在这样拥挤的教室是绝对不允许出现这样子危险的行为。这样不仅危险,还会影响你下节课听课的情绪。 针对顽固分子,我是这样解决的。首先隔离出他们到一个环境中,让他们知道自己相比较其他同学是特殊的,再让他们知道自己错误在哪里,为什么需要改,今后如果再犯老师会如何做。老师的作用就是要时时提醒他们,及时跟进,直到改进为止。 三、利用放学时间捕捉德育契机 我们班的卫生,也是我这位班主任头痛不已的问题。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好像是太过于“精明”了,喜欢逃避打扫卫生这个累赘的任务。每一天都会有同学报告,“老师,某某同学放学又没扫地偷跑啦。”作为老师,以大局为重,为了明天班级不被扣分,我只能安慰他们说,那你们扫干净其他地方吧。但是这样做,似乎对那些勤劳的同学太不公平了吧。为什么我勤快就要多干点活呢?为什么偷跑的同学就可以不干活呢?久而久之,那些勤快的同学也会变得不勤快的。 于是,在一天放学,我召开了所有参与扫教室的同学的清洁大会。我让这些同学先发言,你们扫教室的时候哪些同学最喜欢偷懒的?通过一番指证之后,我先对那些做得好的同学进行表彰,按时留下来打扫的同学奖励一个奖品。并对那些喜欢逃避劳动责任的同学说,每个人每天负责什么,你要非

文档评论(0)

爱立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