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CT基本原理 (一)CT成像原理 X线图像是X线束穿透某一部位的不同密度和厚度组织结构后的投影总和,是局部投影叠加在一起的影像(模拟图像)。 CT成像是X线束对某部位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量经数字/模拟转换器转为模拟电信号,后经模拟/数字转换器将模拟电信号转为数字经计算机处理成断层图像。 (二)CT设备 扫描部分: X线球管、探测器(扫描架):行X线扫描并经探测器搜集扫描的数字信息。 计算机系统:将扫描系统收集的数字信息进行贮存运算并重建成图像。 图像显示及存储系统:将重建的横断面图像由荧光屏显示或激光相机拍摄成片。 (三)CT图像特点 1.空间分辨率 CT图像识别相邻物体尺寸的最小极限即空间分辨率。CT图像是由一定数目密度不同的象素按矩阵排列构成,这些像素是相应部位单位体积(体素)X线吸收系数。该吸收系数通过数学方法重建成CT图像。 CT图像空间分辨率较X线低。 2. 密度分辨率:即CT分辨或区分相邻组织密度差异的最小值。CT图像与灰度反映组织器官对X线的吸收程度。故黑影为低吸收区(肺部),白影为高吸收区(骨骼)。 CT具有较X线更高的密度分辨率,可以更清晰显示软组织构成的器官,脑、纵隔、肝胆胰脾及盆腔等。可肉眼观察,又可通过CT值量化反映组织结构密度。 CT值可理解为数量化的组织密度值,即某一区域组织对X线的吸收系数,这种系数换成CT值来具体说明某一组织密度的高低。 正常人体各种组织成份CT值: 水: 0Hu;空气: -1000Hu;骨皮质: +1000Hu; 软组织(包括肝、肾、脾、胰): 20~60Hu; 出血: 60~90Hu;脂肪: -70~-90。 (四)CT检查技术 1. 检查方法: 仰卧 (俯卧)位—横断面,用于多数部位(胸、腹、颈等)常规检查。 冠状位—冠状面(蝶鞍、副鼻窦、眼眶) 层厚、层距:常规7-10mm。少数2mm(肺部HRCT)、3mm(肾上腺)、5mm(腰椎间盘)。 2.检查方法 平扫:不用造影增强或造影的普通扫描。 增强扫描:经静脉注入对比剂后再行扫描的方法。血内碘浓度升高后,器官与病变吸收碘浓度产生差别,形成密度差。 造影后扫描:先行某器官或结构的造影,再行扫描。如脑池注入对比剂(空气或碘剂),脑池造影后再行扫描。 二、CT的临床应用 CT的诊断价值较为特殊,临床应用广泛,设备较贵,检查费用较高,定性诊断尚有一定限度,故应了解其优势合理选择应用。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应用 1. 检查方法 (1)轴位:仰卧、制动,10mm层厚、层距。 (2)冠状位:俯卧、制动,2-5mm,适用于颅顶及蝶鞍区病变。 2.中枢神经系统CT检查适应症 (1)颅内肿瘤与囊肿:各种脑内肿瘤(胶质瘤)和脑外肿瘤(脑膜瘤、听神经瘤)与囊肿(皮样囊肿)。 CT检出率达95%以上,较小肿瘤而且与脑组织密度相近者易漏诊,后颅窝及脑干肿瘤由于伪影或部分容积效应而误诊或漏诊。 CT对颅内肿瘤的定位(脑内或脑外幕上或幕上)较准确,部分肿瘤的定性、准确性在85-90%。 (2)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破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阻塞——脑梗塞、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脑血管畸形——血管瘤、动静脉畸形 (3)颅脑外伤 CT可明确诊断骨折及其继发颅内血肿、脑水肿、脑疝等;显示萎缩、软化、穿通畸形等陈旧性病变或后遗症。 CT可明确显示颅内血肿的位置及性质:脑外(硬膜外、膜外下)或脑内(实质)血肿及挫裂伤,指导临床手术治疗。 (4)颅内感染与炎性病变 脑外感染:硬膜外脓肿或硬膜内脓肿、脑膜炎。 脑内感染:化脓性脑炎、脑脓肿、结核病。 颅内病毒感染:疱疹性、亚急性硬化性脑炎。 脑内真菌感染:隐球菌、放线菌等。 颅内寄生虫感染:脑囊虫病、包虫病等。 (5)脑白质病 脱髓鞘性脑白质病:病因不明的髓鞘脱失。 多发性硬化,动脉硬化性脑病。 髓鞘形成不良病变:染色体遗传性或代谢障碍性疾病。 (6)先天性颅脑畸形 中线部位病变:胼胝体发育异常、Dandy-Walker 畸形。 神经皮肤综合征:结节性硬化、脑—三叉神经血管疾病。 脑回形成异常:多发小脑回畸形,脑裂畸形。 (7)脑积水与脑萎缩 脑积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