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总论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方 剂 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方剂学教研室(B8115) 华浩明 21世纪课程教材 上篇 方剂学总论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一、方剂的概念: *是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选择适当的药物,酌定剂量、确定适宜的剂型及用法,用于防治疾病的一组中药。 二、方剂学的概念: * 是研究和阐明方剂学的基本理论(治法、组 方原理等)、方剂的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 的一门学科。 第二节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 要点:在方剂学发展过程中的代表性著作及其意义。 *《五十二病方》:战国时期的著作,载方283首 (能够辨认197首),是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 *《黄帝内经》:战国至西汉时期的著作,托名黄帝、歧伯编著;载方13首。是中医学理论的经典著作,书中有关辨证立法、组方结构、配伍方法、用药宜忌等理论,为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续)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续)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代由陈师文等编著,载方788首(通行本)。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修的“成药典”。 *《太平圣惠方》 :宋代王怀隐奉诏编撰,载方16834首。 *《圣济总录》 :宋赵佶撰,载方约近2万。 *《伤寒明理论·药方论》:金代医家成无己编著。旨在分析20首伤寒经方,是中医药学史上第一部专门剖析方剂理论的著作,开创了“方论”研究的方法。“方之有解,始于成无已”(汪昂语)。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续) 第三节 方剂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方剂学是连接中医学基础与临床学科的桥梁; * 方剂学是连接中医学与中药学的桥梁; * 方剂学是现代中医药学科研的前沿。 ..\..\国家自然基金\杂项\重大研究计划“中医药学几个关键科学问题的现代化研究.doc 第四节 方剂学的学习方法及要求 背诵方剂歌诀及期末考试的规定(25首方歌, 要求正确默写出20首以上,得20分;否则为0分) (简表及白皮书) 第五节 方剂学的研究范围 1.阐明方剂与病证、治法之间的关系; 2.制方原理(方解,揭示组方的要素与功效的关系。) ·证机分析; ·药物配伍关系的分析(君、臣、佐、使药); 3.现代研究。 第六节 方剂学的研究方法 1.以中医学术为基础,以科学方法为指导,以方剂为 对象,旨在揭示方剂学科的规律; 2.研究方法: · 以临床观察为基础的临床试验方法; · 以实验为主的实验研究方法; · 以文献为主的文献整理方法; · 以理论探索为目标的逻辑思维方法。 第二章 方剂与辨证论治 第一节 方剂与病证 方证对应—有斯证,用斯药(方)。 证是“的”,方是“矢”。 第二节 方剂与治法 一、治法的概念: * 治法即治疗方法。指临床辨明证候之后,在治疗原则 的指导下,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所拟定的治疗方法。 二、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 治法来源于方剂——-先有方,后有法; * 治法是指导方剂应用的依据——-方从法立,以法统方; * 方剂体现并验证治法—-方即是法,方能验法。 三、“八法” * 概念:为清代医家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所归纳出 来的八种治疗大法。其谓:“论治病之方,则有以 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 八种治疗大法的具体含义。 第三节 方剂与中药 * 中药的发现是方剂产生的基础 (方药先后问题); * “方以药成”; * 方剂的配伍运用促进了对中药功用的进一步 确定和新的发展。 第三章 方剂的分类 一、方剂分类的依据 ─ 治法 二、代表性的方剂分类法:古有“七方”说、病证分 类、主方分类、治法分类等。 1.七方:源于《内经》,始见于成无己《伤寒明理 论·药方论》序中指出:“制方之用,大、小、 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 2.十剂:源于唐陈藏器《本草拾遗》,成无己伤寒 明理论·药方论》序中则曰:“制方之体,宣、 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剂是 也”。 3.八阵:见于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其将方剂“类为八阵,曰补、和、攻、散、寒、热、固、因”。 4.以主方归纳分类方剂:始见于明代施沛之《祖剂》。 5.综合分类法(二十二类分类法):见于清代汪昂之《医方集解》。其开创了方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