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护理学-分泌性中耳炎.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泌性中耳炎 ( Secretory otitis media, SOM) 一、定义 SOM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 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 命名较多有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 中耳积液、胶耳等。 可分急、慢性两种,儿童、成人均可 发病。是小儿常见的致聋原因之一。 本病冬春多发。 二、病因 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咽鼓管功能障碍认为本病的基本原因 咽鼓管口阻塞:NP肿瘤,填塞,腺样体肥大 清洁及防御功能障碍: 软腭麻痹,腭裂,气压变化 感染:NP炎,副鼻窦炎等,认为是轻型,低毒的感染。 免疫反应:中耳是一个独立的免疫防御系统,属于一种由抗感染免疫介导的病理过程,可能与III型变态反应有关。 三、病理 病理改变及预后 慢性SOM中耳粘膜呈增生性变化。 粘膜肥厚、息肉样变纤维化,腺体增生。 中耳积液、胶化、机化,鼓室结构粘连,鼓膜、听骨、两窗活动受限,听力下降。 四、身体状况 耳鸣:低调、水流动声等。 耳痛、耳闷塞感:头部运动,擤涕,打呵欠时可减轻。 辅助检查 鼓膜所见: 早期充血:松驰部,锤骨柄,紧张部周边。 内陷:松驰部或全鼓膜内陷。光锥变形,短突突出,锤骨柄横位,前后皱壁明显。 听力测试: 音叉试验、纯音测听:示传导性聋,重者听力损失可达40dB左右,有内耳损害时出现混合性聋。 声导抗检查:鼓室曲线呈B型或C型。B型为鼓室积液的典型改变。C型表示咽鼓管功能不良。 五、诊断: 病史+体征+听力检查,必要时行诊断性鼓室穿刺,可抽出浆液、粘液或胶体。 颞骨CT:可见积液改变。 六、鉴别诊断 1.传导性耳聋须与鼓室硬化、听骨链中断等鉴别。 2.蓝鼓膜须与胆固醇肉芽肿、鼓室体瘤(或颈静脉体瘤相鉴别) 3.鼓室积液须与脑脊液耳漏、 淋巴漏鉴别。 4.需排除鼻咽肿瘤。 七、治疗 原则:清除积液,控制感染,改善中耳通气引流,积极治疗病因。 清除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 鼓膜穿刺抽液 鼓膜切开术 鼓室置管术 保持鼻腔及耳咽管通畅、 咽鼓管吹张 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鼻腔、鼻咽疾病: 鼻息肉,鼻中隔偏曲,鼻窦炎,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等。 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控制过敏等治疗。 恢复功能:手术等。 【常见的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感知改变 舒适改变 知识缺乏 【护理目标】 听力恢复。 耳痛、耳鸣、耳闷、头晕症状消失。 病人掌握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防护知识。 【护理措施】 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本病的原因和治疗原则,以积极配合治疗 遵嘱予抗生素及激素 教会病人正确的滴鼻和擤鼻方法,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 遵嘱予鼓膜穿刺、切开、置管。 健康指导 【护理评价】 听力改善 耳痛、耳鸣、耳闷、头晕症状消失 病人掌握分泌性中耳炎的防护知识 * * 积液性质:浆液性、粘液性、胶体。 听力减退:突然出现或缓慢出现声音低钝、 遥远,积液稀薄时改变头位,听力可暂改善 积液粘稠,头位改变听力不改变。听力缓慢 下降,一耳听力下降或儿童对声音反应迟钝 可较长期不被发现。 鼓室积液:鼓膜色泽改变,光泽消失,呈桔红、淡黄、乳白色,灰兰色。出现液平、气泡(浆液性积液未充满鼓室时出现)。积液多时鼓膜向外突出,活动受限。 鼻咽癌 * * *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