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理论与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docx

控制理论与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1 控制理论与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专 业: 所在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时 间:2011年11月3号 控制理论与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摘要:由于自动控制理论和自动控制系统的的广泛运用,各行业的专业人员对它的学习,研究也在不断的进行。本文叙述了自动控制理论和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三个阶段:经典控制,现代控制,智能控制)和发展的趋势。 前言 控制是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思考,进而作出决策并作出相应反应的过程。人类在漫长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形成理论,进而指导实践使生产力不断发展。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要求生活的高质量, 一方面要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自己,另一方 面要有更高质量的产品来满足生活的需要。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系统就随之而产生了。控制理论和控制系统经过漫长的发展,其研究范围和应用范围很广泛。控制理论研究的对象和应用领域不但涉及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传统产业,还涉及到生物、通讯、信息、管理等新兴行业。由于自动控制理论和自动控制系统获得了如此广泛的应用,所以自动控制的发展必将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本文就是对控制理论和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进行综述,叙述控制发展的各个阶段。还有就是控制理论和控制系统的今后的发展趋势。 控制理论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1, 早期的自动控制装置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形成 古代人类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为了减轻自己的劳动,逐渐产生利用自然界动力代替人力畜力,以及用自动装置代替人的部分繁难的脑力活动的愿望,经过漫长岁月的探索,他们互不相关地造出一些原始的自动装置。约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亚历山大里亚城的斯提西比乌斯首先在受水壶中使用了浮子。按迪尔斯(Diels)本世纪初复原的样品,注入的水是由圆锥形的浮子节制的。而这种节制方式即已含有负反馈的思想 (尽管当时并不明确)。公元前 500年,中国的军队中即已用漏壶作为计时的装置。约在公元120年,著名的科学家张衡 (78-139,东汉)又提出了用补偿壶解决随水头降低计时不准确问题的巧妙方法。在他的“漏水转浑天仪”中,不仅有浮子,漏箭,还有虹吸管和至少一个补偿壶。最有名的中国水钟“铜壶滴漏”由铜匠杜子盛和洗运行建造于公元1316年(元代延祐三年),并一直连续使用到1900年。另外,我国在公元前350年已经用在结构上与水轮相似的水臼来碾米;在公元前50年用水轮来引水灌溉;在公元前31年在锻冶场里使用水动风箱等。大大地减轻了人们的劳动。这些自动装置虽然没有现在的一些自动控制装置先进,也没有系统的理论作为支撑,但是这些装置的发明对自动控制的形成却起到了先导作用。随着这些自动控制装置的不断的改进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动控制技术,我们把自动控制技术形成时期定在18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人们应用自动控制的方法来代替人工控制各种机械设备,是人类历史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这个时期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发明。1750年,安得鲁. 米克尔为风车引入了“扇尾”传动装置,使风车自动地面向风。随后,威廉. 丘比特对自动开合的百叶窗式翼板进行改进,使其能够自动地调整风车的传动速度。这种可调整的调节器在1807年取得了专利权。1788年英国机械师J.瓦特发明离心式调速器,瓦特把它与蒸汽机的阀门连接起来,构成蒸汽机转速的闭环自动控制系统。瓦特的这项发明开创了近代自动调节装置应用的新纪元,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及后来控制理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这个时期控制理论的主要还是反馈控制原理和奈奎斯特频率法。反馈控制的思想在很早以前就有的了,古代的很多的发明都体现这方面的思想,在上面所列举的一些发明中都可以看到反馈思想的应用。人们利用反馈可以设计各种闭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在控制理论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另外就是奈奎斯特频率法。1932年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奈奎斯特建立了著名的奈奎斯特判据,人们称它为奈奎斯特频率法。奈奎斯特频率法的重要贡献在于,它可以利用物理上能够测量的开环系统频率特性,来判别闭环系统的稳定性,静态误差和过渡过程某些品质指标等一系列问题。不用直接解微分方程,只要画出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就会知道系统的稳定性如何,就可以估算出系统的品质指标,而且可以知道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是系统稳定下来,进一步稳定系统的指标等等。因此就出现了至今仍然在工业上广泛应用的PID调节器,P,I,D的不同组合,可以让大多数系统获得相当满意的性能指标。由于奈奎斯特频率法的优点,使得其应用在通讯、机械、化工和冶金等许多工业系统中,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它的理论本身也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极大的发展和充实。 1940年,伯德引入了半对数坐标系,把复数运算变成代数运算,大大地简化了频率特性的绘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