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
厚 积 方 能 薄 发
——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缺失及应对策略
旧县中学课题组 荆有信
我们中国在历史的长河中能够成为四大文明古国,除了它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资源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它的文明,一种古老而又朴厚的古文化积淀。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使我们在现代文明的高速路上迅跑的过程中遗弃了许多许多的所谓“重负”。诚然,这样可以让我们奔跑的速度更快,可惜的是更多的后果却是我们的文明越来越贫乏,尤其是在能够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语文教学中,这种文化的缺失更为突出。这种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才能使我们在不断的开拓前进中厚积薄发,因而,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
一、传统文化缺失严重
1、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缺失
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回顾历史,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对修身治国、立身行事、倡导人格修养等十分详备成熟的理论,到儒、道、释多种思想潜移默化,到唐诗、宋词、元曲的各个流派,再到新文化运动,曾经辉煌几千年、传承不断的文化到今天居然断流了。这种断流,在我们正要和将要继承发扬文明的下一代——学生身上表现的更为突出,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悲哀。
为了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笔者就近选取了洛川县旧县镇和永乡乡的部分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是调查统计及结果。
调查对象
问卷内容
结果统计
小学二年级
你知道我国的“文房四宝”是什么吗? 你用毛笔写过字吗?
80%的学生表示不知道;20%的学生表示知道一点;98%的学生表示从不毛笔写字。
小学四年级
你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你都喜欢哪些?
80%的学生回答的是春节、元宵节;50%的学生还回答了中秋节;30%的学生还回答了端午节;回答清明节的仅有15%。
学生最喜欢的是春节和元宵节。
小学六年级
你知道我们延安的名胜古迹有哪些吗?
你能说出它的故事或意义吗?
知道宝塔山的有50%;知道黄帝陵、壶口瀑布的有30%;知道洛川会议旧址、枣园的仅有10%;能说出故事或意义的占不到15%。
初中一年级
你知道我们这里的民间艺术有哪些?你最喜欢的有哪些?
回答知道的有40%;回答知道一点的有50%;表示不知道的有10%
初中二年级
你知道我国的四大文学名著吗?读过吗?你最喜欢哪些?
表示知道的有80%;表示看过(包括影视)的有50%;还有10%的学生表示不知道。
初中三年级
你知道“四书”和“五经”吗?你读过一些吗?能说出一两句名言或格言吗?
表示知道的有90%;读过的仅有10%;能说出名句或格言的只有5%。
调查结果可以显示出来,学生喜欢的仅有春节和元宵节的热闹和其乐融融。不知道历史遗址的大有人在,对民间艺术的漠然,对文学名著、传统经典更是知之了了,这不能不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忧心忡忡。在我们生活方式不断西化的同时,在西方文化不断渗透的过程中,我们的传统文化在逐渐的被淡忘甚至遗弃,很难想象,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们的后代还能听到、看到多少我们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
2、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中的缺失
从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到高考制度恢复,再到前些年的应试教育,今天的素质教育,因为衡量学生成才的标准表面在不断变化,然而究其实质,发生的变化微乎其微。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考试的压力,不得不重点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说是越来越被淡化了。从此“人之初,性本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等退出了我们的启蒙教育课堂,青少年语文教育的面貌大为改观。语文课本一度在厚古薄今的文化思潮影响下,古汉语的篇幅屈指可数,语文课变成了一堆夹缠不清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作文不是议论文就是说明文、记叙文,结构无比清楚,学生写来,不过是一种陈词八股而已,至于儒家经典,即使拿在手中,也是不知所云。
二、对传统文化缺失的反思
1、历史方面的因素
中国文化注重文以载道。二十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虽然使文学走入平民间,使白话文成为当时乃至今后的主流,但无疑也给了传统文化致命的一刀,它割断了文言文,也割断了文言文所蕴涵的哲学思想、文艺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人哲学,孟子“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开阔苍凉,“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高洁,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强大的人格力量感染人,以清新优美的意境美化人,它们对改变人的品格、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2、世界发展的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格局的变化,世界一体化的出现,尤其是加入世贸之后,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使我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原有环境被打破,多种文化之间相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 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doc
- 监理案例课件.ppt
- 襄城县纺织工业园区项目开 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工作总 结及新学期工作计划.ppt
- 乌鲁木齐市第八中 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 医疗深圳东部假 日海景家园暨国际健康养生园策划方案.doc
- 中、加合作9号 甜玉米研究与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年产1000吨山 野菜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砌石工程监理 实施细则.ppt
- 变电站值班员职业技能 鉴定试题库初级.doc
-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中学2025届高三考前热身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 山东省枣庄现代实验学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等九校教育联盟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高考仿真模拟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广西贺州中学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 宁夏银川一中2025届高三(最后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四校联考2025届高考压轴卷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邯郸市第一中学高考生物必刷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安徽省安庆市石化第一中学高考仿真卷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