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煜《相见欢》赏析
李煜《相见欢》赏析
相见欢①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②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③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④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李煜此词即有将此调名标为《乌夜啼》者。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②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③离愁:指去国之愁。
④别是一般:另有一种。
【品评】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
为何写“月”?因孤独,已无人能与之进行心灵的勾通,便寄情于“月”。这种在人群中丧失知己的感受,属悲莫大焉。这种心境对“人”有强烈的厌离感。“如钩”,比喻弯月如钩,古人常将月之圆缺,联系到了人生的悲欢离合。月圆之“圆”,对古人讲,应当包含有丰富的意蕴,即:一指亲人的团圆;二指理想、愿望的实现,也可以说是“圆了梦”;三指人生之旅的顺利,一生平安,无苦厄。“月如钩”,即月已不是圆月,是缺月。则暗含了人生的各种悲苦和不幸。在这里抒情本体与抒情客体形成同构关系,即月与人是同一的,月之缺与人之悲是同一的。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寂寞”,是梧桐树?是深院?还是人?王国维《人间词话》:“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可谓一语道破天机,其中的奥妙是:抒情主体的内心是孤寂的,故而观物,觉得物也是孤寂的。可见,这里的“寂寞”,既指人的孤寂,也指梧桐、深院的孤寂,也就是说这里的一切无不孤寂。正如三毛,自己的内心被一种莫大的孤独之感所占据,所以虽处于人海喧嚣的闹市,却以为是“沙漠”,在她眼里,这个世界上的“人”是沙漠中的沙粒,物也是沙粒,一切都是沙粒。她自己便是在“沙漠”里航行的舟船——骆驼。这种心境就是对人世的厌离。三毛自杀了,她的死就是由“孤寂的心境”所致。
下片“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 或写愁之长, 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剪”什么?“理”什么?原来是头发。古人称“青丝”,李白诗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幕成雪。”这“青丝”又有人谐音作“情思”。所以,这里的“剪不断,理还乱”六字是对“丝”进行的一个生动形象的描绘。正如同是一个谜语,“剪不断,理还乱”是谜面,“丝”是谜底。谜面不直言所指究竟是何物,而是把该物的特征或与之相关联的现象加以描述,以期通过猜谜者的联想、推断而得知。这里以谜入诗,精妙绝伦。而“剪”“理”给读者传输出的动作形象,又是那么生动逼真,把抒情主体的那种欲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企图排解“离愁”却又无可奈何的、情感深受痛苦纠缠的内心体验表现得惟妙惟肖。在表达效果上,比直述“丝”要好不知多少倍。“丝”谐“思”,指思念、愁思。词中“离愁”就是对“思”作了最贴切的诠释。
“别”,应作“特别”、“另外”解释。唐圭璋云:“所谓‘别是一般滋味’是无人尝过之滋味,惟有自家领略也。后主以南朝天子,而为北地幽囚;其所受之痛苦、所尝之滋味,自与常人不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