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pptVIP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研究进展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流行病学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机制研究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危险因素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防治研究 利奈唑胺 新型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 2000年上市 2007年引进 阳性菌感染 时间依赖 弱PAE 弱MAOI 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功能紊乱 2 血液系统改变:PLT减少、贫血 3 其他:周围神经病变、乳酸酸中毒、失眠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 一 不良反应 患者病史 性别:女 年龄:75岁 病史: 因无明显诱因突发头痛、恶心,伴有呕吐,自测血压200/90mmHg,当地医院急差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给予脱水利尿等对症处理后于当日转至我院ICU。 诊断: 右侧颞叶脑出血破入脑室,蛛网膜下腔出血 患者病史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5年,用药不详; 体格检查: T:37.5℃,P:110次/min,R:25次/min,BP:180/90mmHg。 意识清楚,对答切题,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侧病理征阳性。 实验室检查:WBC 13.57×109/L,RBC5.05 ×1012/L,PLT257 ×109/L,Cr58μmol/L。 治 疗 入院第2日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脑血管造影栓塞术;术后患者呈深昏迷,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2.5g,iv,tid;磷酸肌酸钠1g,iv,bid;纳洛酮6mg,bid,静脉泵入;替考拉宁0.2g,qd. 术后多次腰穿脑脊液检查及痰培养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 用药与PLT变化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2 20 24 28 35 18 21 25 30 49 磷酸肌酸钠 替考拉宁 利奈唑胺 红花黄色素 阿卡波糖 清蛋白 速尿 头孢他啶鞘内注射 硝酸甘油 阿托品 纳洛酮 PLT值变化趋势 257 145 99 63 27 78 95 127 152 294 17 20 22 23 24 25 27 30 35 49 处 置 第24日,输O型血浆600ml; 第25日,输O型血浆600ml; 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 利奈唑胺、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均有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报道。但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停用后PLT继续下降,而美罗培南使用前PLT已经下降。只有利奈唑胺与PLT下降时间一致。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流调 二 不良反应 血小板减少症状 关节痛 紫癜 腹痛 恶心呕吐 牙龈鼻腔出血 寒颤 发热 发生率偏移及原因 7.5%--48% 国内 国外 纳入标准不同 发生率 原因 2.4%--31.3% PLT减少定义不同 血小板减少定义 用药后PLT低于正常下限 用前基线PLT正常下限.用药后正常下限的75% 用药前基线正常下限,用药后基线值75%. A C B 与糖肽类比较 Meta分析显示:治疗HAP,与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相比,利奈唑胺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的风险显著增大 (RR=1.93; 95% CI= 1.30-2.87; p =0 .001)1 ;治疗MRSA感染的复杂皮肤软组织感染,利奈唑胺导致的血小板减少高于万古霉素(4.82% vs 0.75%)2. 1.Kalil AC.Linezolid versus vancomycin or teicoplanin for nosocomial pneumon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rit Care Med. 2010 ;38(9):1802-8. 2. Bounthavong M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inezolid in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complicated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 (cSSTI): a meta-analysis. Curr Med Res Opin. 2010;26(2):407-21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机制 二 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 机制不明 免疫介导? 病 理 Bernstein 报道1 例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患者在应用利奈唑胺期间出现血小板减少和贫血,其骨髓活组织检查显示巨核细胞数量正常,由此推测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可能与免疫介导有关,可能为利奈唑胺或其代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