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提高基坑监测精度的研究
PAGE
PAGE 15
提高监测精度的研究
小组名称:xxxx
小组类型:攻关型
成立日期:2014.08.12
完成日期:2014.11.15
xxxx有限公司
目录
一、工程概况………………………………………………3
二、小组概况………………………………………………3
三、选题理由………………………………………………4
四、现状调查………………………………………………5
五、设定目标………………………………………………7
六、原因分析………………………………………………7
七、要因确认………………………………………………8
八、制定对策………………………………………………10
九、对策实施………………………………………………11
十、效果检查………………………………………………14
十一、回顾及下一步打算…………………………………14
提高监测精度的研究
(xxxx)
一、工程概况
监测是对工程施工质量及其安全性用相对精确之数值解释表达的一种定量方法和有效手段,是对工程设计经验安全系数的动态诠释,是保证工程顺利完成的必需条件。在预先周密安排好的计划下,在适当的位置和时刻采用先进的仪器和方法进行监测可收到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工程师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各项施工参数,使施工处于最佳状态,在实行“信息化”施工方面起到日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监测精度的提高不仅对工程质量、安全具有现实意义,更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本次QC小组的研究课题将以xx市xxxx大厦的基坑监测为例进行研究。金融街汇美大厦占地面积 3529㎡,总建筑面积67602㎡,基坑开挖深度12M,电梯基坑处筏板板底标高为A座:-15.500m;B座为-14.600m,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本次主要研究如何提高基坑边坡沉降和位移的精度。
二、小组概况
小组名称
xxxx
注册日期
2014年8月
课题名称
提高监测精度的研究
课题注册号
活动时间
2014.08-2014.10
小组类型
攻关型
活动次数
7次 出勤率90%
QC教育时间
40小时以上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职称、职务
组内分工
1
男
32
大学本科
工程师
组员
2
男
28
大学本科
助理工程师
组员
3
男
30
大学本科
助理工程师
组员
4
男
27
大学本科
技术员
组员
5
男
26
大学本科
技术员
组员
6
男
27
大学本科
技术员
组员
7
女
26
研究生
技术员
组员
8
女
25
专科
技术员
组员
9
男
32
大学本科
工程师
组长
10
男
39
大学本科
高级工程师
组员
11
男
49
大学本科
高级工程师
组员
12
男
36
大学本科
注册岩土
组长
平均年龄:31岁 开展一个PDCA循环
三、选题理由
理由一:监测的意义
通过监测可以了解支护结构内部及周边土体的实际变形和应力分布,用于验证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的吻合程度,并根据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来调整设计和施工,为施工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性意见。
理由二:监测的误差大将不能反映被监测基坑的真实变化过程。影响基坑安全。
理由三:完善公司基坑监测的控制方法,提高作业标准化。
理由四:QC小组共识:只有准确的反映基坑变化的真实数据,采用对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提前的预警。满足基坑安全施工的要求。
四、现状调查
1、收集资料情况
①2005年,某地商业广场工地基坑挡土墙突然发生坍塌,导致邻近两幢建筑物出现不同程度的倾斜、部分墙体开裂,事故造成5人被困。
②2006年,某地工地事故中工地基坑南端的挡土墙突然坍塌,拉动工地与居民楼之间宽约6米的水泥路整体下陷,并造成位于工地边的砖木平房倒塌。同时,塌方事故引起邻近一幢9层楼宾馆和一幢8层居民楼出现倾斜,部分墙面开裂。
③2008年,某地正在施工的地铁基坑现场发生大面积坍塌事故,造成多人人死亡,多人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几千万元。
基坑边坡沉降及位移监测的目的是通过观测掌握基坑边坡变化情况,为判断设计和施工情况是否合理、是否影响结构安全提供数据,防止出现基坑的失稳。这就要求观测结果必须准确可靠。通过调查本次工程的实际观测情况,跟随工地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观测。为验证观测数据是否存在误差,我们重新进行了复测验证,两次结果对比,数据均偏差2㎜以上。针对复测时验证象不同引起的误差大小不同这一问题,我们QC小组列出了调查统计表。
序号
项 目
频数
频率%
累计频率%
1
沉降观测路线不同
35
50
50
2
沉降观测基准点不准
16
22.9
72.9
3
变形观测点不准确
10
14.3
87.1
4
仪器使用不当
6
8.6
95.7
5
观测天气变化大
2
2.9
98.6
6
其它
1
1.4
100
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