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要有新视野——美国赖格卢特教授访谈.docx

教学设计要有新视野——美国赖格卢特教授访谈.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赖格卢特的“精细加工论、 HYPERLINK /content/07/1111/12/21724_816542.shtml /content/07/1111/12/21724_816542.shtml HYPERLINK /interact/design/200801/6718.html /interact/design/200801/6718.html 教学设计要有新视野——美国赖格卢特教授访谈 作者:盛群力等????文章来源:《全球教育展望》????点击数: 428????更新时间:2008-1-26 【内容提要】查尔斯M·赖格卢特(Charles M.Reigeluth),教育心理学博士,当代国际著名教学设计理论家。现系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教育学院教学系统技术系教授,曾任过该系系主任和锡拉丘兹(Syracuse)大学教学设计、开发和评价中心主任。他的专业特长和研究旨趣主要包括学校改革系统理论、精细加工与任务分析理论、基于计算机的模拟、教科书评价和教学策略研究等。代表性著作是主编了《教学设计理论与模式》(第1卷1985年,第2卷1999年)。另外还著(编)有《教学应用理论》(1987年),《教学策略与方式》(1992年),《教育中的系统变革》(1994年)和《综合性系统设计:一种新的教育技术》(1993年)等。他的个人主页为http:///~reigelut/。   盛群力:尊敬的赖格卢特教授,我来自中国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很高兴这次有机会来印第安那大学教学系统技术系做访问学者,特别是您欣然同意我和您的学生程景利一起与您会面交谈,我对此表示由衷的敬意与感谢。我想先简要地向您介绍中国学者对当代教学设计理论关注的情况,然后请您谈谈教学设计理论发展的若干动向。   赖格卢特:我以往的许多工作是有关教学设计理论,特别是精细加工理论,它涉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排序。但是,我目前的研究重点转到了教育的系统变革。所以,有关课程与教学设计理论,我恐怕不一定都很熟悉。   盛群力:中国对当代教学设计理论予以关注大约有十余年时间。目前主要有四方面力量在追踪该学科发展及其开拓完善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这四方面的力量是:(1)教育技术研究人员;(2)课程与教学研究人员;(3)教育心理学研究人员;(4)学科教学研究人员和广大中小学教师。四方面的力量虽然视野不同、焦点各异,但共同推动着中国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我想特别指出的是,在中国的教育理论研究中,十余年前还很少有人专门探讨教学设计。虽然中小学教师有教学设计的具体行为,但很少有系统的理论支撑。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对教学设计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发展期。其中,翻译出版了加涅(Cagne)等人的教学设计著作,坦尼森(Tennyson)等人主编的《教学设计国际展望》等前沿学术动态著作也即将在中国翻译出版。迪克(Dick)等人的《系统化设计教学》(2001年第5版)经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购置版权原文影印出版,作为高等学校教学设计课程的选用教材之一。我本人在1998年出版了《现代教学设计论》,书中除了介绍您的教学设计及教材开发“精细加工论”和“宏观设计论”之外,还介绍了加涅、迪克、罗米索斯基(Rorniszowski)、兰达(Land)、梅里尔(Merrill)、巴纳西(Banthy)、凯勒(Keller)等人的教学设计理论。该书最近还在中国台湾出版了中文繁体字本。 [NextPage] ?   下面我想请你谈谈有关教学设计理论发展的几个问题。首先,中国有些研究者认为教学设计与教学理论之间的关系不容易分得清楚,您认为两者之间的关系应如何看待?教学设计的根本作用是什么?   赖格卢特:不同的人对“教学设计”这个术语有不同的理解。一种是将它看作过程,一种是将它看作结果。将教学设计看成是结果的人,主要关注教学设计最后要形成的产品或者要实现的任务。梅里尔的理论就是一例,特别重视讨论如何作出概括、如何提供举例、如何安排练习等等。将教学设计看成是过程的人,重点放在探讨如何指导教师制定计划,如何一步一步地达到目标。迪克等人的见解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例如,他们所讨论的“前景分析”,在教学(结果)理论中就不一定会涉及。   为避免混淆,我使用“教学系统开发”来指称“过程”的含义,而用“教学理论”来指称“结果”的含义。“教学设计”常用于指称过程和结果中的任何一个。   过程观和结果观之所以会混淆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这就是持结果或产品观的人常常也会谈到“教学过程”,有人就会把它与教学开发过程混为一谈。应该指出的是,前者实际上是属于“结果”范畴,后者才是真正的“过程”。   至于教学设计的根本作用是什么,这还是同“过程”观和“结果”观有联系。教学设计的过程观强调对教学开发人员进行指导;教学设计的结果观强调对教师如何施教进行指导。然而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