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降低深基坑施工监测报警率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地铁项目QC小组
一、课题简介
天津地铁水上北路站位于水上公园北道与卫津南路交口西侧,周围有利德集团、三泽国际村、水上公园及天塔等重要建筑,场地含水层多,地质条件复杂。基坑设计开挖深度最深18.6m,围护结构采用800mm地下连续墙;采用内部钢支撑形式,选用钢支撑为φ600钢管撑,支撑水平间距3m,竖直间距4.5m--3.7m。车站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
由于地下土层的复杂性,在地铁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突发事故,这些事故在发生前很难肉眼察觉。但是事故发生前有一个共性——“相应监测点发生监测报警”因此如果我们能够控制监测报警率那么施工的安全性也就相应提高。本课题就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完善、运用达到了降低基坑开挖过程中监测报警率的目的。
二、小组简介
小组名称
中铁十六局集团二公司天津地铁项目QC小组
成立时间
2008.7
活动时间
2008.10——2009.4
小组人数
10
注册编号
QC教育
人均50小时
活动频数
每月4次
合理化建议
3
小组类型
现场型
成员姓名
性别
文化程度
职务
组内职务
组内分工
1 胡昌玉
男
本科
项目经理
组长
组织协调
2 王会英
女
本科
公司国家级QC诊断师
顾问
组织策划
3 胡方田
男
本科
副经理兼总工
副组长
组织策划
4 王英茹
女
本科
标段总工
副组长
组织策划
5 郝利伟
男
本科
施工技术部部长
组员
组织实施
6 张成武
男
本科
专项负责
组员
具体实施
7 贺 诚
男
本科
专项负责
组员
质量检查
8 闫 震
男
本科
专项负责
组员
试验管理
9 马洪杰
男
本科
专项负责
组员
测试测量
10 蔡元龙
男
本科
专项负责
组员
资料收集
小组情况一览表
制表:胡方田 2008年11月
三、选题理由
四、现状调查
1、监测报警率现状调查
调查监测报警率现状目的是为了体现监测报警频繁的严重性!其直观的体现了每月发生报警的天数。(1小时=1/24天);以下是小组成员张成武对2008年8月—2008年10月施工监测报警情况进行的统计:
2、监测报警率分类统计
进行监测数据分类统计的目的是为调查出造成报警率高的主要监测项目以便于全力集中治理。以下为小组成员张成武对2008年8月9日到2008年10月28日期间的超报警值数据进行全数分类统计:
制表(图):张成武 2008年11月
根据排列图可见,地面沉降和支撑轴力报警率高是造成基坑开挖过程中报警率高的主要问题!
3、解决报警率高的迫切性
报警率高影响着施工的安全;报警率高不符合市重点工程的要求;报警率高影响项目部滚动发展;报警率高制约着地铁三号线争夺鲁班奖的步伐!
五、目标设定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结合以往类似工程的相关参数和地质特征,通过QC小组成员的深入研究制定的活动目标为:月监测报警率低于7.25%
针对目前施工监测报警率高的情况,为了找到控制报警率的一个合理水准(即确定合理目标值)小组成员对项目部在天津的类似工程的监测报警率情况进行了统计:
六、原因分析
针对主要问题,小组成员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分析,经整理绘制出关联图:
通过关联图可以看出共有11条末端因素,其中“旱季地下水位下降” 为不可抗拒因素,不进行要因确认。
七、要因确认
针对可进行论证的10条末端因素,小组成员采用现场调查、验证和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逐条确认:
八、制定对策
我们用5W1H方法制订了对策表,针对要因制订了对策和措施,并落实了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九、对策实施
对策实施一:研发完善适合工地的监测指导理论
由于各施工场地地质条件差异大,我们不能过多借鉴其它场地的监测规律,只能根据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理论的研发。
首先,我们对从8月份开始挖土以来的所有监测数据进行收集,并将报警的数据及其以前一段时间的报表提出。
将与所搜集材料相对应日期的施工日志提出来,并装订成册!
召集技术人员会议,邀请分项技术工人参加,共同讨论。讨论内容为:1,险情前的现象。2,影响险情发生的因素。3,治理方案。
实施效果:我们小组成员以及相应技术人员通过研究讨论,并认真结合了部分工人同志们的建议,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得出若干规律并用以指导施工。通过对监测日报支撑轴力的变化情况,和地连墙的位移情况成功的预测了5次轴力报警和3次沉降报警,并及时对4次轴力预报警支撑位置进行了加撑处理。对1处欲沉降位置进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