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皖南医学院自命题科目基础医学综合 (701)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皖南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基础医学综合 (701)科目考试是为学校面向全国招
收生理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专业硕士
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
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生理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
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需要的基础知识,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
校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学校择优选
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基础医学综合 (701)科目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解
剖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
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
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生理学 约33%;
生物化学 约33%;
解剖学 约34%。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选择题: 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名词解释: 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简答题 :9或10小题,共45分
Ⅳ.考查内容
一、生 理 学
(一)绪论
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离子通道和
载体的概念;主动转运:离子泵的概念;同向转运,反向转运;原发性和继发性
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联型受体介
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
性的变化。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局部电流,跳跃式传
导。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量子式释放,终板电位,
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
1.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血细胞比容的概念。晶体渗透压,胶体渗
透压,等渗溶液和等张溶液,血浆的pH值。
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
3.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4.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体内抗凝系统、纤维蛋白的溶解。
5.ABO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红细胞凝集。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
1.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与心率的概念。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
音,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2.心肌细胞(主要是心室肌和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简要的形成机制。
3.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正常心电图的波形
及生理意义。
4.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5.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6.微循环、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
7.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及其功能。
8.颈动脉突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和化学感受性反
射。
9.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血管内
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
10.局部血液调节(自身调节)。
11.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和长期调节。
12.冠脉循环和脑循环的特点和调节。血-脑脊液屏障和血-脑屏障。
(五)呼吸
1.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胸膜腔内压,肺静态顺应性曲线和比顺应性,肺泡
表面张力与肺表面活性物质。
2.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解剖无效腔和生理无效腔。
3.肺换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气体扩散速率,通气/血流比值及
其意义。
4.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和运输,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