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中国创新之门-Eiu-EconomistIntelligenceUnit.PDF

开启中国创新之门-Eiu-EconomistIntelligenceUnit.PDF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开启中国创新之门-Eiu-EconomistIntelligenceUnit

开启中国创新之门 经济学人信息部报告 由思科系统公司赞助 ©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Limited 2009 开启中国创新之门 序 《开启中国创新之门》是经济学人信息部在思科系统公司赞助下经详尽的调研分析、撰写完 成的一份研究报告。报告所得出的结论及其中表达的观点并不一定代表了赞助方的立场看 法。 在报告的撰写过程中,经济学人信息部针对中国181位高级企业管理人士展开了问卷调 查,并对中资企业的高管人员进行了深入访问,这些与桌面研究一起构成了此份报告的基 础。报告的撰稿人是Lina Tornquist,Katherine Dorr Abreu担任编辑。经济学人信息部在 此谨向所有为该研究课题贡献出宝贵时间和真知灼见的人士表示诚挚的谢意。 1 开启中国创新之门 ©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Limited 2009 前言 中国能否成为一个创新国家?中国政府寄希望于此,并制定了到2020年时将中国建设成为一 个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在政府看来,提高创新能力对于中国攀登技术阶梯、提供高附加值 产品和服务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事实上,对于解决诸如能源生产力、污染等中国面临的 一系列挑战,提升中国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而言,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可谓非比寻常。 为实现这些目标而付出的种种努力正在改变着中国的面貌。中国已不仅仅是一个“世界工 厂”,它正在发展成为全球实验室、研发中心和消费者市场。在干细胞研究、纳米技术等领 域,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研发基地。目前中国人发表的纳米技术学术论文总数已雄踞 全球之冠。 中国的这些努力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经济学人信息部统计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 名”中,中国的位次已从2002-06年期间的第59名上升至了2004-08年的第54名,在短短两年 时间里就实现了预期中五年才能实现的目标。中期内中国的创新力将呈现出更为强劲的发展势 头。2009年创新指数预测显示2009-13年间中国的创新力排名将跃升8位,其上升幅度之大在 排名涉及的82个国家中也是绝无仅有的。(欲了解必威体育精装版一期创新指数、各国排名情况及相关分 析,请登陆/sponsor/cisco/innovationindex09。) 中国政府正大力推动这一趋势的发展。过去十年里,中国研发领域投入的年均增幅高达 20%,其设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将研发总投入(公共和私营部门投入总和)在GDP中所占的 比例从2007年的1.5%提升至2.5%。与之相比,2006年瑞典和日本两国的这一比例分别为3.8%和 3.4%,美国2007年的该项数字为2.7%。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还希望将本国对于外国技术的依赖程 度从当前的约50%降至30%的水平。 中国国内企业对于推动创新也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在经济学人信息部2008年11月针对中 国国内181名企业高管所进行的调查中,85%的受访者均表示创新对于其所在组织的长期成功 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比例与先前一项全球性调查得出的数据基本持平。事实上,相当多的 受访者认为在其公司内部创新与其它成功标准相比是更为重要的一个尺度:41%的受访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