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2) 一、热证 (一)栀子豉汤类证(76、77、78、79、80、81/P45~48) 病因:误汗吐下,正虚邪陷 较轻者:虚烦不得眠—余热留扰胸膈 太 变证 较重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烦闷殊甚,不可名状 阳 重者:胸中窒,心中结痛—邪热阻隔,气机不畅 病 治疗:栀子豉汤—清热宣郁除烦 兼呕者:热扰胸膈,胃气不和—栀子生姜豉汤(76条) 兼少气:热扰胸膈,中气受损—栀子甘草豉汤(76条) 兼证 兼腹满:热扰胸膈,腑气不畅—栀子厚朴汤(79条) 兼中寒:热扰胸膈,中阳受伤—栀子干姜汤(80条) 禁例:旧微溏者禁之—脾胃(肾)虚寒者不宜 虚烦:无形之邪热内扰胸膈,心烦不眠,微热; 实烦:阳明腑实内结之烦。腹满,不大便,谵语,潮热; 阴烦:虚寒危证。无热恶寒,精神淡漠或昏睡,脉微细沉伏。 (二)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63、162/P48) 汗下后,邪热壅肺作喘得证治 因:汗后伤津,邪热壅肺 治禁:不可更行桂枝汤—已无桂枝证 太阳病 汗出—邪热熏蒸,津液外泄 证 喘—热邪壅肺,肺气上逆 无大热—热盛于里,表热不盛 治: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三)白虎加人参汤证(26/P49) 服桂枝汤后,热盛津伤,转属阳明病的证治 大汗出—表邪虽解,津液耗伤 证 大烦渴—里热灼津 服桂枝汤后 发热不退—里热炽盛 脉:洪大—热邪内盛,脉道充盈 治: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益气生津 本条与25条(P39)证相似,辨证关键在于渴与不渴。25条脉虽变而证未变,提示太阳中风证仍在,仍用桂枝汤。 方解: 君 生石膏-味辛甘,性大寒,善能清热,以制阳明(气分)内盛之热,并能止渴除烦 臣 人参—益气生津 知母-味苦性寒质润,寒助石膏以清热,润助石膏以生津,二者相须为用,加强清热之功 佐 粳米—温中和胃气,防君臣之寒凉伤中 止烦渴,配知母益气养阴而除烦 通血脉,和五脏以顾护正气 使 炙甘草—调和诸药,保护胃气 功用:清热益气生津 (四)葛根黄芩黄连汤证(34/P50) 太阳病误下,里热夹表邪下利的证治 误治 桂枝证—桂枝汤,解肌祛风 过程 医反下之—表证误下,是为误治 太阳病, 利不止—表邪内陷,胃肠受伤 见桂枝 误下 脉促(急)—表邪未解,正气抗邪 汤证 转归 喘息—里热迫肺,肺失清肃 汗出—邪热内盛,迫津外出 鉴别: 葛根芩连汤证与葛根汤(32/P33)证 相同点—下利 不同点 葛根汤证—表实无汗—表寒犹在,毛窍不开,下利而无肛门灼热之证。 葛根芩连汤证—里热有汗,下利粘腻臭秽暴注下迫,肛门灼热,伴口渴、溲黄等, 二、虚(寒)证 (一)心阳虚证 1. 桂枝甘草汤证(64/P52) 心阳虚心悸证 因:汗多损伤心阳 叉手自冒心—望诊多见体征 太阳病 证 心下悸—心阳不足 欲得按—虚则喜按 治:桂枝甘草汤,恢复心阳 临床还可见身倦乏力、呕吐等症。 2.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118/P52)

文档评论(0)

huaz157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