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校辅导员应对校园贷款现状的措施分析
一、校园贷的现状及危害 近几年来有关“校园网贷”引发的热议,使人们不得不开始关注大学校园中这种不健康的消费观所带来的危害以及产生的债务悲剧。而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骨干力量,必须以专业的眼光去看待校园贷的现状及原因,据此提出有效的撸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校园借贷平台通过各种恶意欺骗隐瞒的行为诱导大学生进行贷款。很多校园贷平台只需要在校大学生提交个人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证号、所在院系、班级、学信网的账号密码等)进行注册及验证,在线录制视频签约,就能在较短时间内轻松获得少则上千、多则上万元的信用贷款。正是由于这些贷款申请简单、程序操作无障碍等优势条件,学生纷纷涌入这一行列中获取现金去购买奢侈品和进行各种不良消费。
目前,在校大学生使用的校园贷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爱学贷、分期乐等;第二类是P2P贷款平台,是用于大学生创业和学费资助,例如名校贷、人人贷、我来贷等;第三类是电商平台提供的消费贷款服务,如我们所知的京东、淘宝提供的白条、花呗、借呗等。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学生的各自家庭条件并不相同,长期生活在一起难免会产生攀比虚荣等心理现象,经常会有购买自己经济能力以外的商品的欲望。正是由于校园贷采取的分期付款方式让学生这种欲望有实现的可能性,又可以为自己攒足“面子”,学生于是纷纷投入校园贷的陷阱。这个陷阱就是一旦逾期未偿还贷款,就得付出高昂的利息费用。时间越长费用利滚利地翻倍增长,以至于学生无力负担这笔贷款。他们为了偿还这笔债务会再向另一个平台上进行贷款,这就导致“连环贷”。有的女学生会采用“裸贷”,更有甚者会盗用自己同学的身份信息去进行贷款,导致校园环境极不安稳。催债公司采取的催债方式也是相当残忍,有的用暴力威胁,有的用裸照恐吓,有的直接打电话骚扰学校相关负责人和亲朋好友。由于大学生没有一定的经济能力,最后的解决方式都是家长进行买单。这不仅加剧了一个家庭的家庭负担,还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严重的挫伤。
二、校园贷原因分析
1.校园贷款监管部门的法律体系不完善
校园贷属于互联网消费金融,我国目前对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的监管还比较欠缺。监管部门主体不明确,校园借贷平台利用这一项法律漏洞,允许大学生“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同一个人可以冒用他人的身份信息在同一贷款平台进行贷款,也可能出现同一个人在不同平台上分别进行贷款,这样就形成了越贷越多、越贷越还不上的现象,以致造成自杀的悲剧。
2.校园贷款公司的自身不正当性
《南方周末》的一份对大学生校园贷款的问卷调查中显示,借贷公司与大学生签订借贷合同时并没有将合同给大学生仔细查看,还存在不给看合同的例子。他们在宣传时,通常称自己信息门槛低,利息低,手续简单,闭口不提自己今后要收取的“服务费”“逾期费”“催收费”,通过各种残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压迫,打电话骚扰亲朋好友。
3.大学生消费观念偏差
大学校园里现在普遍的消费观念就是超前消费、过度消费。这样的消费观念无疑有利有弊。欲望是人的本性之一,大学生没有经济能力,虚荣心强,爱攀比。在现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电子产品的更新、服装饰品的上新、朋友圈的刷新都无疑是对学生生活的刺激。于是贷款的需求量急剧上升。
4.大学生自身法律意识低下
大学生在与网贷公司签署合同时对违约条款、违约金支付并没有仔细研究,盲目与公司签署合同,对他们的收费标准也不仔细过问,很多网络平台借贷公司产品费率都不明晰。而且学生在还不起贷款时会盗用同学的身份信息进行贷款,构成违法。金钱债务是小事,刑事责任事关重大,会影响终身。在被暴力催债时,情节严重时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敲诈勒索罪,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高校辅导员应对校园贷的对策
1.培养学生正确消费观
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座谈教育等方式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形成过度消费、从众消费等错误消费观念,防止攀比、炫耀、虚荣、拜金的不良学校风气;及时了解学生的消费动态,与学生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对于学生不恰当的消费应立即做出相应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消费计划,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可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悲剧。
2.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高校辅导员应通过各大专业金融讲座向学生普及消费相关的金融知识,了解金融信贷、理财、网络安全的基本状况,学会如何规避让自己掉入校园贷的陷阱;还可以与学校法律专业的学生一起组织一场学院活动,向学生讲述最佳的维护自己的法律手段。贷款后没钱偿还也不能采取拖欠、躲避的方式,这样会导致利息翻倍增长,应该积极采取法律的手段解决问题,以免自己受到暴力压迫。同时教育学生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身份,有效避免被贷款的危险。
3.正确了解信用的重要性
在校的大学生大多对信用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