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T44-1999-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pdf

《HJT44-1999-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 HJ/r44-1999 非色散红外吸收法 Stationarysourceemission-Determinationofcarbonmonoxide- Non-dispersiveinfraredabsorptionmethod 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的一氧化碳测定。 1.2 本标准检出限为20mg/m,定量测定的浓度范围为60^-15X10`mg/mo 2 方法原理 一氧化碳(CO)对4.67pm,4.72pm二波长处的红外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在一定波长范围内,吸 收值与一氧化碳的浓度呈线性关系(遵循朗伯一比耳定律),根据吸收值确定样品中一氧化碳的浓度。 3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GB/T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4 试剂与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 4.1 CO标准气体:其浓度应达到仪器满量程的90/-1000,用来校正仪器。 4.2 变色硅胶 4.3 玻璃棉。 5 仪器 5门 非色散红外气体分析仪 抗干扰:对COQ和H20分别具有2000,1和1000,1或更好的抗干扰; 精确度:士300(满刻度); 量程:0^50000mm/g. 52 采样仪器 5.2.1 采样管 用不锈钢、硬质玻璃或聚四氟乙烯材质的管料,其头部塞有适当量的玻璃棉((4.3), 5.2.2 抽气泵 密封隔膜泵或具有同等效果的其他泵。 5.2.3 采气袋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99-08-18批准 2000一01一01实施 372 HJ/T44-1999 铝箔复合薄膜气袋。 5.2.4 连接管 硅橡胶管,口径与其连接部件相配。 5.2.5 弹簧夹。 5.2.6 除湿装置 一般情况下采用气体吸收瓶中填装玻璃棉,依靠烟气冷却凝结水份除湿;若烟气温度高,含湿量大, 需采用冷凝器除湿。 6 样品采集和保存 6.1 采样位置和采样点 按GB/T16157-1996中9.1.1和9.1.2执行。 6.2 采样时间和频次 按GB16297-1996中8.2.1执行。 6.3 采样系统的连接 按照不同的采样和测定方式,采用下面几种方式连接采样系统。 6.3.1 当排气筒口径0.4m时,可将仪器探头直接插人排气筒采集样品和测定,见图to 1一排气简;2-探头泊一抽气泵c4一除湿装置乡5-测定仪器 图 1 6.3.2 当排气筒口径较大(0.4m)时,应使用适当尺寸的采样管((5.2.1)仍按图1所示连接装置 6.3.3 当用采气袋集气后,带回实验室测定时,按图2所示连接采样装置。 1一采样管;2一抽气泵;3一气袋 图 2 5.4 样品采集 把采样管头部插人排气筒采样点位置,用排气筒中的气体清洗采样管2一3次,即可直接通人仪器 进行测定(仪器自身带有抽气泵)。 如果使用铝箱复合薄膜袋采样,按图把待测气引入采气袋,用烟气清洗3次,然后采满气袋,用弹簧 夹夹住人口。 根据烟气温度和含湿量大小,选用不同的除湿装置(5.2.6). 65 样品的保存 采集到气袋中的样品应尽快分析,室温下保存最长不超过36h HJ/T44-1999 7 分析步骤 了1 仪器的调零 通常以环境空气为零气,开启仪器泵电源开关,此时抽取的是环境空气,可视为零点校正气,如果环 境中一氧化碳浓度大于待测样品浓度的1%时,需用纯氮校零。 了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