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阳明盛 (胃受纳消化功能正常) 脏腑精气充沛 五体得养而强健 宗筋得润,冲脉盈满,带脉约束有力 宗筋不弛 生理 阳明虚(五脏精气亏虚) 五体失养 肢体弛纵瘘软无力 宗筋纵,带脉不引 筋骨松弛,关节不利 足痿不用 病理 突出阳阴胃对于治痿的重要作用,实为解决痿证中阴精不足,经脉肌肉及关节失养而设。 治痿独取阳明,一般指调理脾胃,如补脾益气、益脾生津法,针刺常取足三里等;也有提出包括调理大肠,并谓治不全在补,有用舟车丸、济川散、承气汤,从大肠泻下而愈。 治痿独取阳阴的实质 1.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 和逆顺——辨证论治痿证具体相关的脏腑经络进行辨证论治。 治痿必须结合辨证论治 2.各以其时受月:分别以各脏所主季节进 行针刺治疗——因时制宜 按照脏腑所旺之季节辨证论治。 举例: 重症肌无力治疗的临床研究: 国家“七五”攻关项目重症肌无力辨证论治研究——邓铁涛教授。 临床治疗处方: 北芪120 五爪龙60 千斤拔30 牛大力30 紫河车15 党 参30 云 苓15 白 术15 甘 草3 陈 皮3 当 归12 小结 1、情志忧思悲哀,长期感受水湿,以及生活起居不节,劳倦房室太过,为发生痿证的主要病因。 2、痿证的病机在肺、脾胃病变 3、提出了(1)调治阳明;(2)各随其受病之经而调治;(3)各按其脏腑主时而进行针刺治疗痿证的三大原则。 素问·水胀 黄帝问于岐伯曰:水与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石水,何以别之?岐伯答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 ,时咳,阴股间寒,足胫瘇,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 黄帝曰:肤胀何以候之?岐伯曰: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空空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 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 [注释] 1、水:此指水胀。指水液内停,初起出现眼睑浮肿如新卧起,继而腹大,足肿的一种肿胀病。 2、石水:病名。由于阴盛阳虚,水液内聚所致的以少腹水肿为特征的水肿病。 3、颈脉动:结喉旁之足阳明胃经人迎脉搏动明显,系由水湿内停,内泛血脉,脉中水气涌动所致。 4、肤胀:病名。由于寒邪客于皮肤之间、气机郁滞所致的以肌肤肿胀、皮厚腹大色不变为主症的一种病证。 5、鼓胀:病名。以腹胀如鼓,腹皮青黄,青筋显露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分析一、本段论述了水胀肤胀鼓胀的症状特点及鉴别。 病名 症状相同点 症状不同点 鉴别 病机 治则 水胀 全身水肿腹部胀大 以手按其腹按之如囊裹水 腹腔有水皮下无水,故按之不留压痕 阳气不达,水湿内停关键是水停 利水消肿调理阳气 肤胀 叩之空空然不坚,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变 水湿充斥皮下,腹腔积气而无水,故按其皮肤窅而不起,叩之如鼓音。 寒邪所伤,阳气阻滞,关键是气滞 以行气为主,利水温阳化瘀为辅。 鼓胀 腹部皮肤呈青黄色腹筋起 腹腔有积水,血行瘀阻较严重,故色苍黄腹筋起 肝脾不调,血行瘀阻,阻碍水行,半键是血瘀 活血逐瘀,通脉行水 二、水胀、肤胀、鼓胀三者在治疗上的区别。 水胀与鼓胀皆有腹大身肿,但水胀之皮肤薄而光泽,鼓胀之皮肤色苍而黄,并有腹壁脉络突起显露,因此二者迥然有别。水胀与鼓胀的病机虽然都有脾肾阳气失调,水液停聚,但鼓胀的重点是肝血瘀阻,瘀碍水行;因此,水胀的治疗重在调理阳气,利水消肿,而鼓胀的治疗重在活血逐瘀,通脉行水。 肤胀与鼓胀虽然均有腹大身肿,但肤胀其病在气,以腹色不变为特点,而鼓胀其病在血,以腹色苍黄,腹脉突显为特点;因此,肤胀的治疗重在行气,鼓胀的治疗重在活血。 水胀的病机是由阳气不达,气不行水,水停于内,泛溢于外所致,病理重心在水停,故其治重在利水;肤胀的病机是由寒客皮肤,阻碍气机,气停腹中,聚于肌肤所致,病理重心在气滞,故其治重在行气。 帝曰:其有不从毫毛而生,五藏阳以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独居,孤精于内,气耗于外,形不可与衣相保,此四极急而动中,是气拒于内而形施于外,治之奈何?岐伯曰: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已布,疏涤五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 [注释] 1、五脏阳已竭:竭,阻遏。五脏阳气被阻遏,导致阳气虚衰,气虚则水停致气不化水,水邪泛于肌肤胸腹则为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