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J/T68一2001
大气固定污染源 苯胺类的测定
气 相 色 谱 法
Stationarysourceemission-Determinationofexhauster
anilines-Gaschromatography
2001一07一27发布 2001门1一01实施
国 家 习屯境 4呆 护 总 局 发布
691
HJ/T6a-2001
前 言
为配合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贯彻实施,规范大气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
中气态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大气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中气态苯胺类化合物的样品采集和样品保
存方法,测定苯胺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法分析步骤等。
本标准经文献资料调研,方法研究和方法验证等过程,并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后制定。
本标准由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HJ/T68-2001
大气固定污染源 苯胺类的测定
气 相 色谱 法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大气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中气态苯胺类的测定
{.;方法检出限和线性范围
当采样体积为12L,用1.00mL解吸溶剂解吸,取2uL色谱进样时,方法的检出限见表1,本方法
的线性范围达101,
表 1 方法检出限
笨胺类化合物 检出限/(mg/m)
苯胺 0.05
N,N一二甲基苯胺 0.05
2,5一二甲基苯胺 0.08
0一硝基苯胺 0.06
。一硝基苯胺 0.08
户一硝基苯胺 0.2
当所用仪器型号不同或采样体积等改变时,方法的检出限会有所不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
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的可能性。
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T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3 定义
苯胺类化合物是指氨(NH,)上的一个或儿个氢原子被苯及其衍生物取代后形成的化合物。
本标准中定义的苯胺类化合物是指按本标准指定的采样和分析方法可测定的苯胺、N,N一二甲基
苯胺、2,5一二甲基苯胺、0一硝基苯胺,m硝基苯胺和P一硝基苯胺等六种物质、测定结果为上述六种组分
的浓度之和。
4 试荆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4.1 固定液:OV-225,OV-17(均为色谱纯试剂)。
4.2 载体 :ChromosorbWHP80-100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HGT3601-1999分散橙SE-5RL200-%(分散橙3GL)》.pdf
- 《HGT3600-1999硫化深黄2R(硫化淡黄GC250-%)》.pdf
- 《HGT3602-1999-邻二氯苯》.pdf
- 《HGT3602-2010-邻二氯苯》.pdf
- 《HGT3603-1999-间氨基乙酰苯胺》.pdf
- 《HGT3607-2000-工业氢氧化镁》.pdf
- 《HGT3607-2007-工业氢氧化镁》.pdf
- 《HGT3608-1999-聚酯聚氨酯木器漆》.pdf
- 《HGT3605-1999-聚氯醚树脂稀溶液粘数和特性粘数测定》.pdf
- 《HGT3610-2000-工业循环冷却水污垢和腐蚀产物分析方法规则》.pdf
最近下载
知传链电子书
- Coalitions and American Military Intervention.pdf
- China’s Peripheral Security Environment:Analytical Framework,Indicator System and Evaluation.pdf
-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Internet’s Impacts on International Politics.pdf
- The Difficulties of Common Security:On the Need for Value Consensus as a Basis f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pdf
- Comparing Conditions for Quality Peace:Contemporary East Asia v. Post-War Western Europe.pdf
- Twentieth Century Benchmark Dat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he Three World War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pdf
- The Rise of China:The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System or the End of It?.pdf
- Creative Involvement:A Suggested Doctrine for China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Sino-African Relations.pdf
- 注释体例.pdf
- 系统、时间与社会进化.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