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责任要件 2..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6年试卷二第52题:甲举枪射击乙,但因没有瞄准而击中丙,导致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的行为属于打击错误    B.甲的行为属于同一犯罪构成内的事实认识错误    C.甲构成故意杀人(既遂)罪    D.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    答案:ABC 2007年试卷二第5题:甲为杀害仇人林某在偏僻处埋伏,见一黑影过来,以为是林某,便开枪射击。黑影倒地后,甲发现死者竟然是自己的父亲。事后查明,甲的子弹并未击中父亲,其父亲患有严重心脏病,因听到枪声后过度惊吓死亡。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C.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D.甲对林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对自己的父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应择一重罪处罚    答案:A    案例研讨    1,甲化装后拦路强奸妇女,黑夜中将提前下班的妻子当作其他妇女,对其实施了“强奸”行为。甲的行为是否成立强奸妇女罪?    2,孙某是一个沿街乞讨拄着双拐的残疾人,经常拦住过路的车辆强行乞讨。2001年的一天,曾经因为强行拦截一辆货车,使后面的车辆追尾,造成一死两伤;2003年8月,孙某又一次拦截过往车辆强行乞讨,致使发生汽车追尾的重大交通事故,造成3死4伤的严重危害结果。孙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3,一名18岁少年在生日庆祝会上与朋友一起玩“俄罗斯轮盘赌”,每人用只装一粒子弹的手枪对准自己的脑袋扣动扳机,轮到这名少年时,他决定退出这个“致命游戏”,朋友不许,拿起枪朝他的脑袋扣动扳机,该少年当场身亡,开枪者也锒铛入狱。开枪者的主观过错是什么?     期待可能性经典案例(德国马厩(jiu)案)    被告人系一驾车人,驾驶一辆双辔(pei)马车,其中一匹马有以马尾绕缰并用力压低缰绳之习惯。被告人曾向其雇主提出此问题并要求换一匹马,但未得允许。1896年7月19日,当被告人驾车时该马癖性发作,将尾绕缰用力下压,致使马车失控狂驰,将一行人撞倒并致其骨折。    检察官以过失伤害罪对被告人提起公诉,但一审法院宣告被告人无罪。检察官提出上诉,此案移送至德意志帝国法院审理。帝国法院驳回了检察官的上诉,其理由是:要认定被告具有过失责任,仅凭其认识到该马有以尾绕缰的习惯并可能导致伤人还不够,还必须以被告基于此认识而向雇主提出拒绝驾驭此马为必要条件。然而,事实上无法期待被告人不顾丢失工作的危险而向雇主提出拒绝驾驭此马,故被告不应负过失责任。这一判例公布后,引起了德国刑法学界的关注,成为期待可能性理论产生的契机。      期待可能性案例(法律不强人所难)    一妇女在回家的途中遇一男子企图对其强奸,该妇女在反抗过程中将男子打昏。因其受到惊吓,加上天已黄昏,跑到附近一农家请求过夜。该农户家中当时只有一个老太太和女儿在家,老太太安排妇女和其女儿同睡。深夜,老太太的儿子回来(此人即企图强奸该妇女之人),老太太讲起白天之事,儿子从其母亲口中得知该妇女就睡在其家,遂产生杀人灭口的恶念。老太太告诉其子该妇女和其女儿各自所睡的位置,并要其进去时不要点灯,以免将该妇女惊醒,这样趁其熟睡之机将其杀害。谁知该妇女因白天受惊吓而未能马上入睡,对两人的谈话内容听得十分清楚。鉴于当时已无其他方法逃脱,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她便与同寝的已熟睡的老太太的女儿换了个睡位。老太太的儿子摸黑进来后,用菜刀朝该妇女原来睡位的人身上连砍数刀,结果却将其妹妹砍死。该妇女则趁混乱之机逃了出去。    对该案中妇女的行为如何处置? 第六节 刑事责任能力     一、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和内容    概念    内容:认识能力、控制能力,二者关系。    什么是“能力”,《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     二、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    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    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减轻刑事责任能力    三、刑事责任能力与主观要件的联系和区别 能否将刑事责任能力并入主观要件中。 四、能否认为,行为主体是主观化的主体? 第七节 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   三大因素:年龄、精神、生理功能   一、刑事责任年龄     概念    我国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划分:三分法(完全不负、相对负、完全负)   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实为减轻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 案例    1961年,英国发生了一个案件,行为人驾驶一辆装有盗窃赃物的车辆,一名警察命令他下车。行为人非常紧张,在警察还在车上的情况下,他加速逃跑,以大概时速60公里的速度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