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诗歌与数学658013195》-课件设计(公开).ppt

《02诗歌与数学658013195》-课件设计(公开).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诗歌与数学 校本课程《数学与生活》 主讲人 周 科 数学与诗歌 什么是诗歌? 岑参白雪送判官,李白梦游天姥山, 杜甫茅屋忧天下,梦想广厦千万间。 什么是数学? 欧几里德公元前,费马定理研究三百年。 黎曼几何真奇怪,椭圆曲面遗失平行线。 诗歌是火热的文学,以活泼的形象抒发人的情感。 数学是冰冷的科学,以严谨的理性锤炼人的思维; 一个热情洋溢,一个冰冷美丽; 一个感性,一个理性。 它们相互排斥,它们对立矛盾。但是,它们也相互依恋,亲密无间. 一、诗歌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内涵 1、丁丁东东的数学 杭州有名的景点九溪十八涧,林木葱葱,泉水淙淙。清末大文豪俞曲园先生为此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诗句,其中一节这样写道: 重重叠叠山 曲曲环环路 丁丁东东泉 高高下下树 我们把上面四句诗改为下列算式: 用枚举法可知,此不定方程只有4组解. 原来这四句诗竟然与以下4个式子成一一对应,真是奇迹! 以上共4个加法式子,每个汉字都代表了一个阿拉伯数字(在同一个算式中,相同的汉字表示相同的数字,不同的汉字表示不同的数字)。如何才能求出这4个算式呢? 2、我轻轻的走了,数学悄悄的来 徐志摩在名作《再别康桥》中写道: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有一位数学爱好者将数学渗入诗的领域,把这两句诗编成了算式: 在这里,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如何求此方程组的解呢? ,则走了=18,显然矛盾,从而无解. 点评 再别康桥天下名, 蕴藏数学才是真; 方程仅有唯一解, 更为诗歌添精彩。 唯一解。 所以,方程组有且仅有唯一解. 二、用诗歌来描述数学的概念、思想和方法 用诗歌描述数学中的概念、思想、方法既利于学习者学习,又缩短了数学与诗歌之间的距离。 几何内容,丰富多彩,作用非凡。忆华夏上下,论著篇篇;古今中外,群星灿灿。测土量地,窥天算历,助推飞船与火箭。待来日,看充实发展,更趋完善。 点线如此多艳,引无数娇子竞钻研。昔墨翟荀卿,谈方论圆;蒙日欧拉,激发质变。毕达哥那,笛卡费马,又使数形把姻联。俱往矣,要发扬光大,还靠少年。 一些数学方法也常用诗歌描述。常听教师吟诵:“同类项、同类项,只需系数相加减,字母指数照原样”,这就是“合并同类项”的口诀,下面介绍两首关于解题方法的诗词。 1、几何(沁园春) 2、求函数定义域(满江红) 研究函数,定义域,首要问题。那求法,努力掌握,小心仔细。常用原则弄清楚,“解析式子有意义”。偶根式,号内值非负,先牢记。 见分式,析分母,不为零,条件齐。对数真数,恒正乃必须。有限函数作运算,定义域当求交集。再注意,理论联实际,常温习。 3 、二次方程的实根分布歌 方程实根存在性,函数值,正负定; 二次函数开区间,端点值,符号反; 有且仅有唯一根,各类分布作支撑; 开区间,有一根,端点作根要验证; 解题快,加推论,考问区间有两根; 闭区间,怎么办?端点分离单独算; 分类多,讨论繁,数形结合最简单。 4 、数列通项裂项歌 等差乘积整式龙,添首加尾两新龙; 整龙翻身分式龙,去首去尾见两龙; 新龙作差细端详,添加系数乃通项; 解释:如果{an}是等差数列,那么 通项公式 可以裂项为 通项公式 可以裂项为 三、用数学思想、方法度量诗歌的写作形式 1、“杨辉三角”与“宝塔诗” “杨辉三角”反映了二项式展开项 系数的变化规律,在西方称为“帕斯 卡三角形”,其形式像一座宝塔。 在诗歌中有类似“杨辉三角”的“宝塔诗”,《会真记》(《西厢记》的母体)的作者曾写过: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说尽古今人不倦,将如醉后岂堪夸。 显然,用数学思想、方法度量诗歌的写作形式,可以营造奇异美。 2、圈儿、圈儿寄相思 据说,清末年间有一位姓丁的青年,幼时上过几年私塾,后来娶了一位聪明的妻子,夫妻恩爱万分,因水旱频频,家境艰难,小丁离乡背井外出谋生。一去数年,他老婆思念丈夫,便托人带了一封家书。信果然带到了,不料信上没有一个字,只是满篇圈儿(见下图)。送信人不知其意,以为弄错了,岂知小丁看了此图,心中大喜,连连道谢。试问:如何解读圈儿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沙卡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