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案例库.doc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国 民 收 入 核 算 案例1:蜜蜂的寓言 18世纪初,一个名叫孟迪维尔的英国医生写了一首题为《蜜蜂的寓言》的讽喻诗。这首诗描述了一群蜜蜂的兴衰史。最初,蜜蜂们追求豪华的生活,浪费成性,结果整个蜂群兴旺发达。后来,它们在一个“哲学蜂”的劝说下崇尚节约,结果弄得社会衰落,终于被另一个蜂群所消灭。这首诗因为宣扬“浪费有功”,当时被英国中塞克斯郡大陪审团判定为败类作品。但在200多年后,这部作品却启发凯恩斯建立了以总需求为中心的宏观经济理论。 在凯恩斯之前,经济学家相信“供给决定需求”。但30年代大危机时的供给过剩、失业严重使凯恩斯从供给转向需求,建立了以总需求为中心的宏观经济理论。凯恩斯认为,在短期中,总供给水平是既定的,因此,国民收入水平的大小取决于总需求。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减少。总需求不足正是引起供给过剩和失业的根本原因。这就是宏观经济学中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或称凯思斯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与净出口(出口—进口)。因此,增加消费,哪怕是浪费性消费(诸如像埃及人一样建造金字塔等)也可以刺激经济繁荣。这正是孟迪维尔《蜜蜂的寓言》的中心思想,不过凯恩斯用现代经济学概念表述了这一思想。我们知道,居民的收入分为两部分,即消费与储蓄,消费增加则储蓄减少。这就又得出一个推论,减少储蓄可以使经济繁荣。但是,这与传统的“节约光荣”正好相反。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悖论:节约是个人的美德,却使社会萧条;浪费是个人的恶行,却使社会繁荣。人们把这种似乎矛盾的结论称为“节约的悖论”。 当然,这种悖论是一种假象。如果我们分开短期与长期,这个悖论就不存在了。在短期中,总供给能力是固定的(资源与技术不变),因此,总需求大小决定了国民收入水平。从这种意义上说,当处于30年代那样的萧条或衰退时期时,刺激总需求的确是重要的。但在长期中,一个经济的总供给还取决于资源与技术,这就要增加储蓄了。凯恩斯认为“在长期中我们都要死”,而没有考虑长期问题,仅进行短期分析,所以,节约的悖论就变得“似非而是”了。 过去,我们总提倡节俭,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长期来看并不错。但近几年的总需求不足使我们认识到,片面强调节约,对经济发展也不利。如果大家穿衣服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纺织行业不更困难了吗?这样,政策与舆论都向鼓励消费转变。政府出台了消费信贷,商家也使出了浑身解数。效果如何不论,方向还是对的。当然,如同把节俭绝对化错误一样,把提倡消费绝对化,甚至鼓励浪费,也并非是我们的本意。从实际出发,不走极端才是正确的思路。 思考题:1.从蜜蜂的寓言中您得到什么启示? 2.您怎样看待“节约的悖论”? 案例2:GNP、GDP与全球经济一体化 90年代之前,大多数国家都用GNP(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国家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90年代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用GDP(国内生产总值)来代替GNP。1993年,联合国统计司正式决定用GDP代替GNP。这两者有什么差别和意义呢? 从定义上说,GNP和GDP都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但它们所说的“一国”的含义不同。GNP所说“一国”指一国国民,即只要是该国公民,无论在什么地方创造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都应计入。GDP所说的“一国”指一国境内,即只要是在该国领土上,无论哪国人所创造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都应计入。GDP中减去外国公民在该国创造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再加上本国公民在外国创造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就等于GNP。由于在许多国家GNP与GDP差别很小(往往为1%左右),所以有人也把这两者等同起来。 但应该强调的是,无论GNP与GDP在数量上的判别是否重要,用GDP取代GNP是一个极重要的变动,它代表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国经济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很难找出哪一件产品完全是由本国人生产的民族产品了。例如,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福特牌伊斯柯特型(ESCORT)汽车,其零件来自15个国家,你说它是不是美国民族工业产品?说是吧,美国零件的国产化率很低;说不是吧,品牌无疑是美国的。其实你看看现实中的产品,有多少还可以称得上是原来意义上的民族工业产品?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许多经济学家强调用境内工业的概念来取代民族工业。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工业实际已很难确认了,但境内工业是好确认的。外国人在一国办的企业并非国人所有的民族工业,但也是一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境内工业。这种企业要遵守所在国法律,向该政府交税,雇用该国工人,繁荣该国经济,为什么要加以排斥?用GDP取代GNP与用境内工业代替民族工业是相应的。 现在消费者实际很难找到一件真正意义上的国货了。国产电视机的许多零件来自国外,

文档评论(0)

annyls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