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西方的曲折经历 (20世纪上半叶)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一次曲折 一、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面篡改 (一)第二国际对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起过积极的作用 第一,恩格斯在国际内部领导开展对“左”的无政府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捍卫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第二,在第二国际活动时期涌现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如奥古斯特·倍倍尔、卡尔·李卜克内西、罗莎·卢森堡、弗兰茨·梅林、克拉拉·蔡特金、拉法格、普列汉诺夫等。 (二)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形成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和阶级基础 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伯恩施坦认为从此可以不再受任何人的监督,立即以最公开的态度和最完整的形式向马克思主义发动进攻。 1899年,伯恩施坦写成《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以下简称《前提和任务》)一书。列宁指出,这部“最平凡的作品,却具有显著的政治意义,它成了马克思主义内部的一个完全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流派的宣言。”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具有下列特点: 第一,作为马克思主义队伍内部的一种反对派,如普列汉语夫所指出的那样,采取的是”跪着造反”的方式,即在马克思主义的外在下阉割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灵魂。 第二,借口时代发生变化,打出“反对教条主义”的招牌。 第三,高喊“批评自由”,极力鼓吹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应当进行“自由讨论”,应当有“批判”的自由。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社会根源和阶级基础: 首先,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资产阶级普遍地用掠夺来的高额利润中的一小部分来收买工人政党的领袖、工会官僚和部分熟练工人,培植了一个享有特权的阶层—工人贵族。 其次,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的过渡,大批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其他小资产者纷纷破产,源源不断地加入无产阶级的队伍,从而就为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泛滥提供了土壤。 再次,资产阶级统治策略方面的改变,为修正主义的猖蹶制造了合适的气候。 (三)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 伯恩施坦修在《前提和任务》中曾将自己比喻为“在生活的花园里老脸皮厚地到处偷吃的花花公子”,自供“我的话大部分不过是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 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理论就是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流派的各种机会主义思想东拼西凑而成的大杂烩。 伯恩施坦极力鼓吹折衷主义,批评马克思主义的党性原则。 新康德主义是伯恩施坦哲学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 伯恩施坦哲学思想的另一个直接的思想来源,是以英国资产阶级学者斯宾塞(1820—1903)为代表所倡导的实证主义。 在《前提和任务》书中,伯恩施坦指责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是“最致命的地方”,叫嚷社会民主党的哲学必须承继斯宾塞的进化论,以便在政治上推行一条改良主义路线。 (四)伯恩施坦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面进攻 伯恩施坦在《前提和任务》中说:“社会民主党必须有一个康德,他总有一天要十分苛刻地对传统教义进行批判的审查和严厉的责备。他要指出,这一教义的表面上的唯物主义在哪些地方是最高程度的因而也是最易引入歧路的空论,指出轻视理想和把物质因素提高为无所不能的发展力量是自我欺骗。”他指责唯物主义“事实上就是和无条件物质祟拜的观念连在一起的。”似乎唯物主义者不讲观念、理想,完全否定精神在历史上的作用。 伯恩施坦攻击唯物主义,实质上是宣扬唯心主义。这特别明显地表现在:第一歪曲人类意识的本质。第二,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在认识论方面,伯恩施坦宣扬不可知论。他同所有的新康德主义者一样,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构筑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伯恩施坦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等同于黑格尔的辨证法,然后加以否定,集中批判对立统一规律这一辩证法的核心。 伯恩施坦反对“对于社会主义理论发生影响的辩证法”的另一内容,就是反对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 (五)伯恩施坦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全面篡改 首先,伯恩施坦把唯物史观歪曲为“庸俗的经济唯物主义”。 其次,伯恩施坦将唯物史观歪曲成“历史宿命论”。 再次,伯恩施坦鼓吹非阶级的国家观。 伯恩施坦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全面篡改,最根本的目的是反对科学社会主义,“因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名称导致一些错误的假设……,因此,我宁可用批判的社会主义这一名称”。 二、考茨基主义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背叛 (一)第二国际内中派主义的出现 第二国际内部除伯恩施坦主义外,另一个机会主义派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跨学科主题作业设计.docx
- 2023年北京首都师大附中英语九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VIP
- 第18课《我的白鸽》习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docx
- 5.1质量守恒定律-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pptx
- 2024如何高质量开好“经营分析会”培训课件分享.pdf
- AP宏观经济学 2010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Macroeconomics 2010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AP微观经济学 2010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Microeconomics 2010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9篇).docx VIP
- 16BJ7-1 楼梯平台栏杆及扶手.pdf
- 多维阅读第9级A-Bag-in-the-Jungle-公开课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