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鼻窦影像诊断(乡镇培训).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鼻和鼻窦肿瘤 (一)良性肿瘤 ⒈内翻性乳头状瘤 ⒉骨瘤 ⒊血管瘤 (二)恶性肿瘤 ⒈上皮性 ⒉非上皮性 内翻乳头状瘤 (inverting papilloma) 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为鼻部新生物的3% 男女比例为2~7:1,40~50岁为好发年龄 病理:呈息肉状,好发于鼻腔侧壁,常侵入筛窦和上颌窦,组织学上为移行上皮或柱状上皮细胞增殖,特点是增生的上皮团块向水肿的基质内倒生 鼻镜检查:鼻腔内息肉样肿物,质软,触之易出血 30~60%术后复发;5~15%恶变 影像学表现 CT 一侧鼻腔和同侧上颌窦,有时筛窦内软组织密度肿块 不规则分叶状,密度均匀 部分肿瘤可见钙化 邻近骨壁可有吸收、破坏 MRI 于T1WI为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 增强检查,呈轻度强化 左鼻腔内翻 乳头状瘤 (图) 骨瘤(osteoma) 来自胚胎性软骨残余,成年后有自行停止生长的趋势 多为男性,好发于额筛交界区,以额窦发病最多,其次为筛窦,鼻腔、上颌窦较少 病理分型:密质骨型、松质骨型及混合型 X线:较大骨瘤表现为高密度肿块影 CT: 采用骨算法,以区别密质骨型、松质骨型及混合型骨瘤 血管瘤 为血管组织先天性异常,多起源于粘膜,少数可原发于骨内 以鼻腔、上颌窦多见,呈膨胀性生长 CT: 鼻腔及鼻窦内软组织密度肿块影,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增强后肿块明显强化 膨胀性生长,窦壁骨质受压移位或呈吸收改变 骨内血管瘤呈蜂窝状破坏,有细小骨间隔 MRI: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显著增强 右侧上颌窦 血管瘤 (图) (二)鼻和鼻窦恶性肿瘤 ⒈上皮性恶性肿瘤 50~60%起源于上颌窦,15~30%起源于鼻腔,10~25%发生于筛窦,额窦、蝶窦少见 以鳞癌常见,其次为腺癌、腺样囊腺癌,未分化癌 ⒉非上皮恶性肿瘤 包括嗅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软骨肉瘤、淋巴瘤 上颌窦癌 上颌窦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鼻窦恶性肿瘤,占鼻窦恶性肿瘤的4/5 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多见 临床:进行性鼻塞、分泌物增多、脓血涕、鼻衄及嗅觉减退 病理:鳞癌多见,其次是腺癌、囊腺癌及未分化癌。肉瘤少见,多为淋巴肉瘤 影像学表现 CT 上颌窦内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平扫等密度,其内密度不均,边缘模糊,肿块中有时见残存骨片 90%以上病人有不同程度骨质破坏 肿瘤向周围浸润,表现局限或广泛骨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 上颌窦癌向内破坏内侧壁并伴鼻腔外侧壁肿块;如上颌窦后壁脂肪垫消失,提示肿瘤侵入颞下窝或翼腭窝 MRI T1WI呈等信号,T2WI为中等稍高信号 肿瘤较大时,其内可见坏死、囊变区 增强扫描:肿瘤呈轻至中度强化 骨壁破坏表现为窦壁黑线消失 右上颌窦鳞癌(图) 右上颌窦腺样囊性癌(图) 嗅神经母细胞瘤 olfactory neuroblastoma 嗅神经母细胞瘤发生于嗅上皮分布的部位,即鼻腔顶、筛板、上鼻甲和鼻中隔的上部 两个发病高峰:10~20岁和50~60岁,女性略多 主要表现为鼻阻塞和鼻出血 CT: 鼻腔内密度均匀的软组织肿块,轻度强化,易侵犯前颅底,可伴有继发性鼻窦炎改变 晚期可侵及邻近结构,如眼眶、颅内等,常见骨质破坏。 MRI: 肿块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大部分信号均匀,中度至明显强化 嗅神经母细胞瘤(图) 鼻和鼻窦骨折 鼻骨骨折 上颌窦骨折 额窦骨折 筛窦骨折 蝶窦骨折 脑脊液鼻漏 上颌骨骨折 LeFort骨折分型 Ⅰ型骨折(低位骨折) Ⅱ型骨折(上颌锥形骨折) Ⅲ型骨折(颜面分离) 三角架骨折:包括⑴眼眶外侧壁骨折,骨折线通过颧额缝;⑵眶底骨折,骨折线通过眼眶前下缘,进入上颌窦,累及上颌窦外侧壁;⑶颧弓骨折 三角架骨折 (图) LeFort 骨折(线图) LeFort Ⅰ、Ⅱ、Ⅲ型骨折 (图) 蝶窦骨折(图) 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平片 价值有限 CT 常规检查技术,应用最广,价值最大 MRI 有利于定性诊断,是CT检查的补充 DSA 疑血管性病变时使用 鼻腔鼻窦影像诊断 目的与要求 熟悉鼻和鼻窦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及其价值和限度 掌握鼻和鼻窦病变的正常和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了解感染性疾病及良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 检查方法(X线) ⒈鼻骨侧位 ⒉鼻骨轴位 ⒊华氏位(Water位) ⒋柯氏位(Caldwell位) ⒌侧位 ⒍视神经孔位 检查方法(CT) 轴位 基线:下眶耳线 层厚和层距:3mm或5mm 距阵:512×512 扫描范围:上牙槽突至额窦消失 骨窗及软组织窗 冠状位 基线:与听眦线垂直或与上颌窦后壁平行 鼻窦CT正常解剖 额窦:左、右两侧,四壁,开口筛漏斗,中鼻道 筛窦:每侧约10个气房,分为前、后组,分别开口于中鼻道和上鼻道 蝶窦:位于蝶骨体内,气化程度不一,中间有分隔,两侧不对称,开口于蝶筛隐窝 上颌

文档评论(0)

zj1823223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