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与现状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因
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生产形势是以 国有企业为主,企业相当于政府的一个部门,在行 政管理等方面完全隶属于政府,生产任务下放,国 家统收统支,企业利润全部上缴。国家统负盈亏, 企业不负盈亏责任。企业一般采取经济核算制,同 时没有破产制度,由政府决定关停并转,企业没有 劳动用工权,实行劳动终身制,职工工资等级由政 府统一规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进入了市 场经济体制,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不断建全和与发 展。国有企业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地位也受 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如在经济效益、生产、人事制 度、工资制度等各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的危机。针对 传统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经营者缺乏自主权和低效 率运行的弊端,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扩大企业自 主权的文件,推动了国有企业经营权层面的改革。 改革以来,国有企业的位置发生了逆转。据有关资 料介绍,1978年全部国有企业中,亏损企业造成 的亏损额为115.3亿元。到了1997年,已升至 1420.9亿元。1978年国有工业生产企业的亏损面 为23.9%。到了1997年,该比例上升为43.9%。 1997年底,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中亏 损户为6599户。国有经济对于国家财政的贡献份 额,也由1978年的86.98%,下降到了1997年的 71.14%。改革开放28年以来,各国有大型企业不 断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改革,以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国 有企业的各种问题。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1、从国有国营到放权让利
1978-1984年,此阶段首要的任务是打破高度集权的国有国营体制,赋予企业一定的自主权,以放权让利为重点。国营企业普遍实行了扩大经营自主权的改革,调动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传统的国有企业是委托人即政府垄断 了企业近乎全部的剩余权利的奢望,也没有创造剩余产品的积极性。因此国有企业势必会长期处于了低效率运行状态。 针对传统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经营者缺乏自主 权和低效率运行的弊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文件,推 动了国有企业经营权层面的改革。1979年47月 中央工作会议做出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决定,同年 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五个管理体制改革文件, 并在四川省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根据中央 政策,政府向企业让渡了生产自主权、原料选购 权、劳动用工权和产品销售权等十四项经营权。经 营权的让渡意味着企业的经营者具有了一定程度的 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的 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由此不难看出,让渡国有企 业的经营权,必然会对经营者积极性产生激励,进 而有利于改变过去权力集中与外部化的状况,使国 有企业成为由改革前的传统经营模式到“自负盈 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 体。 这一阶段国有企业的改革政策制度的安排,使 得国有企业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79年国 有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比1978年增长了10.1%,高 于1957—1978年的平均增长率。国家财政收支也 从1978年的财政赤字10.17亿元转为1979年的财 政盈余135.41亿元。职工实际工资比上年增长了7.5%。
2、政企分开与两权分离
1985年-1992年,此阶段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沿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逐步推进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保持国家所有权的前提下,可以将企业的经营权下放给企业,开始探索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
。从1986年开始,国 有企业改革开始从经营权向所有权层面过渡,但在 涉及财产关系的深层改革上,同时出现了两种不同 思路和对改革制度的两种不同选择。 一种思路是将国企改革仍然限制在原有财产关 系之内,而进一步推进经营权层面的改革。与这种 认识相对应的制度选择就是企业承包制。中央政府 决策部门倾向于这种改革思路和改革方案,于是从 1987到1992年,国有企业经历了两轮承包制改 革。承包制推行伊始,确实调动起企业和职工的积 极性,推动了国有经济的发展。1987和1988年我 国工业增长速度分别为14.1%和20.7%。企业实现 利润和上缴税金1987年比1986年增长8.0%, 1988年比1987年增长18.2%,亏损面也逐年下 降,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但在推行承包制期间,却 出现了企业增效、经济增长、国家财政收入反而下 降的状况。在推行承包制的第一年即1987年,伴 随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财政收入却出现了低增 长,财政收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6年的 20.8%,骤降为18.4%,一年下降2.4个百分点, 1988年又急剧降到15.8%,比1987年又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储备库入库要求项目绩效目标申报表.pdf
- ppt课件-2021新中国史党校党课精品课件.pptx VIP
- 纷享销客使用指南试题及答案.doc
- 2023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docx
- 2024至2030年中国体育健身休闲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docx
- 民事再审申请书(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民事再审申请书(物业服务合同纠纷).pdf
- (完整word版)高考英语作文练习纸(答题卡)6.pdf
- 下三手的判断-中盘篇.清晰一般加藤正夫.pdf
- 《石油化工工程数字化交付标准+GBT+51296-2018》详细解读.pptx
- 《海底100层的房子》绘本教案(内附高清绘本图) .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