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
- 0
- 约6千字
- 约 8页
- 2018-12-14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期
- | 2004-05-20 颁布
- | 2004-11-01 实施
- 1、本标准文档 共8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
-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4、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ICS 13.300;55.020
C 66
G8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 19521.5-2004
自燃固体危险货物危险特性
检验安全规范
Safetycodeforinspectionofhazardouspropertiesfor
dangerousgoodsofpyrophoricsolid
2004-05-20发布 200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 国 国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 布
GB 19521.5- 2004
月i1 吕
本标准第4章和第5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与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试验和标准手册)}(第4修订版)的一致性程度为非
等效,其有关技术内容与上述规章一致,在标准文本格式上按GB/T1.1-2000做了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由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危险品中心实验室。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天津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亚太地区危险品协会、江南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利兵、刘绍从、高伟平、刘军、蒋雪枫、李德泉。
本标准 为首次制定 。
GB 19521.5- 2004
自燃固体危险货物危险特性
检验安全规范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燃固体危险货物的要求、试验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 于自燃 固体危 险货物 危险特性及适用包装类别的检验 。
规范性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9458 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 通则
联合国 《关于危 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试验和标准手册 》(第4修订版)
术语和定义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试验和标准手册》(第4修订版)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
适用于本标准。
3.1
自燃固体 pyrophoricsolid
本类化学品系指自燃点低,接触空气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固体,其中包括:发
火固体与自热固体两类。
3.2
自燃 spontaneouscombustion
物质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产生的热量未能迅速传导外界,由于热量积累引起的物质 自发燃烧,称
为 自燃 。
要求
4, 自燃固体包装上铸印、印刷或粘贴的标记、标志和危险货物彩色标签应准确清晰,符合GB19458
有关规定要求。
4.2 白搬 固体 句 装 容 器 夫 而 应清 洁 .不 介许 右 引赶 估 盼 的砖 留物 和 污 垂 _
试验
5.1 空气接触试验
将 1m1--2mL的所要试验的粉状物质从约 1m高处往不燃烧的表面倒下,并观察该物质是否在
跌落时或在落下后5min内燃烧。本试验可以重复进行6次,直至观察到燃烧现象。
52 烘箱加热试验
5.2., 试验仪器
a) 热空气循环式烘箱,其内容积大于9L;
b) 边长25mm和 100mm 的立方形试样容器,用不锈钢制造,网孔边长为 。.05mm,容器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规范《GB10767-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pdf
- 规范《GB10769-1997-_婴幼儿断奶期辅助食品》.pdf
- 规范《GB19210-2003-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pdf
- 规范《GB10769-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pdf
- 规范《GB14100-1993-燃气轮机验收试验》.pdf
- 规范《GB10770-1997-_婴幼儿断奶期补充食品》.pdf
- 规范《GB19212.1-2003-电力变压器、电源装置和类似产品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和试验》.pdf
- 规范《GB14101-1993-木质防火门通用技术条件》.pdf
- 规范《GB14102-93-钢质防火卷帘通用技术条件》.pdf
- 规范《GB14102-1993-钢质防火卷帘通用技术条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