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中医学说课.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中医学说课.ppt

晄白虚浮 —阳虚水泛 白色(1) 淡白无华 —血虚/失血 白色(2) 白色(3) 面色苍白 — 阳气暴脱 / 阴寒内盛 3.黄色——脾虚证,湿证 面黄无华(萎黄)——脾胃虚衰; 面黄虚浮(黄胖)——脾虚湿泛; 面目身黄(黄疸):黄鲜如橘(阳黄)——湿热熏蒸; 黄晦如熏(阴黄)——寒湿困脾。 4.青色——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 面色淡青或青黑——寒盛,痛剧; 面唇青紫——心阳气虚,血行瘀阻; 面色青黄——肝郁脾虚; 小儿眉、鼻、唇间发青——热盛惊风。 面黄无华 (萎黄)— 脾胃虚衰 黄色(1) 面黄虚浮 (黄胖)— 脾虚湿泛 黄色(2) 黄色(3) 黄鲜如橘 (阳黄)— 湿热熏蒸 黄色(4) 黄晦如熏 (阴黄)— 寒湿困脾 面唇青紫 —心阳气虚 血行瘀阻 青色(1) 面色青黄 —肝郁脾虚 青色 青色(2) 小儿眉间、鼻柱、唇周发青——热盛惊风 青色(3) 5.黑色——肾虚,寒证,水饮,血瘀,剧痛 面色暗淡——肾阳虚; 面黑干焦——肾阴虚; 眶周发黑——肾虚水停;寒湿带下; 面色黧黑——瘀血内停。 黑色(1) 面色暗淡 — 肾阳虚 黑色(2) 眶周发黑 — 肾虚水停; 寒湿带下 黑色(3) 面色黧黑 — 瘀血内停 复习思考题 1.何谓常色、病色? 其有何临床意义? 2.色与泽有何意义? 3.何谓五色诊法? 4.青、赤、黄、白、黑五色各主何病证?其有何临床意义? 谢谢 再见 《中基、中诊》说课 说课包括的内容 改进措施 课程定位 师资状况 实践建设 教学思路 中基中诊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中医基础、中医诊断学是其它各学科的必修课程,它系统地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继承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不断吸收现代中医临床实践的新成果、新进展,在医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必须认真学好的一门基础课。 2、确定课标,明确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精神,掌握一定的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判断分析能力,充分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去诊察病情、识病辨证能力。从而为临床各科奠定理论基础。 3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德医风,具有团队协作、勇于进取,敢于解决实际问题、和谐处理医患关系的精神。 3、选用教材及教材的重点、难点 选用教材: 新世纪全国中医中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由王农银、郭靠山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重点:阴阳、藏象、病因、防治原则、四诊、脏腑辨证、八纲辨证 难点:藏象、病因、四诊、八纲辨证、脏腑辨证。 教学对象情况 高 职 高 专 2009级中医1班,2009级骨伤班共140人 二、课程师资状况 12人 《中医学》教学团队 教授1人 副教授3人 讲师4人 在读博士生1人 硕士学位5人 本科6人 教研、教改活动 1 教研活动:固定每周星期二下午进行本组的教研活动,商讨教学问题、示范教学、协调理论教学与临床带教活动。 2 教改活动:模拟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核模式,强化学生判断分析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四诊能力;实施中医学教学改革;引进新的教学模式。 3 教改课题:根据学生文化基础的参差不齐及教材内容多、学时少的实际情况。因此,对《中基、中诊》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删减。 师资建设规划 1、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全部获得硕士学位。 2、所有教师都培养为“双师型”教师。 3、每年至少派遣2名教师外出进修或附院 轮岗。 建设规划 1、联系本地区中医科实力较强的医院作为课程教学的实践基地。 2、外聘兼职中医教授1名,定期开展中医教学、讲座、临床带教等活动。 3、开发和构建模拟中医医院和中医病症模型系统。 4、联系基层和农村中医实践教学基地。 四、课程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方法设计--理论知识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法 1 问题引导法 2 指导归纳法 3 案例分析法 4 实践教学法(PBL教学) 指导采集临床资料,尤其是中医四诊 布置更深层的临床问题作业 教师与学生提出临床问题 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分组讨论 教师点评和启发 提交集体结论 较典型病例 案例分析法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开始讲授内容,逐步解决问题 教师提出诊断、病因病机、辨证、方药的问题 教师装病人,学生问诊,提供其他资料 电教手段 1 2 3 4 课件 (PPT) 动画 病因 五色 视频 名家 授课 视频 教师 临床 视频 舌诊 脉诊 视频 学习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