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五柳先生传》教学案例.docVIP

教学设计——《五柳先生传》教学案例.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五柳先生传》教学案例

《五柳先生传》教学案例 姓名:胡菲菲 单位:唐山中学 联系电话《五柳先生传》教学案例 一、教学理念 在教与学双向信息交流中,改变“注入式”、“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发现疑难,积极思考。 二、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2、感受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3、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学习本文洗练的语言风格。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不为五斗米折腰”故事引出陶渊明: 从前有一个人,生性淡泊,在家境贫困、入不敷出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读书作诗。他关心百姓疾苦, 怀着“ HYPERLINK /view/2816880.htm \t _blank 大济苍生”的愿望先后几次为官,但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又先后几次辞官。他的最后一次做官, 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他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 HYPERLINK /view/164297.htm \t _blank 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 HYPERLINK /view/212572.htm \t _blank 刘云,以凶狠贪婪远近闻名,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便栽赃陷害。县吏说:“当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他却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完,挂冠而去,辞职归乡。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躬耕陇亩。 同学们都猜到了故事的主角——陶渊明。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先生——五柳先生,给我们介绍这位先生的就是东晋诗人陶渊明。 (二)前置性作业 1、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过陶渊明写的文章或者有关陶渊明的文章,想想看,有哪些是我们学过的? 2、说说你对陶渊明的了解。 (三)读准课文,初知内容 1、指生朗诵课文,指另一生评价。 2、投放幻灯片,强调重难点词语的读音或写法。 3、教师配乐朗读。(学生注意体会节奏、语气) 4、借鉴老师的读法,每位同学大声朗读课文,争取能读出一点韵味。 (四)读懂课文,理解内容 1、疏通文意 (1)指生介绍方法 (借助书下的注释;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联系已经学过的字词来推断。) (2)翻译课文。(师巡回指导,排疑解难。) (3)小组讨论交流疑难字词。 (4)师生共同解决重点词句。 例如: 好读书,不求甚解。没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2、理解课文内容 (1)现在大家已经对“五柳先生”有了认识,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活动,请同学们扮演“五柳先生”来个“答记者问”。(要求:全班按座次位置分成甲乙两大组,甲组扮演记者,乙组扮演鼎鼎大名的五柳先生。然后,两大组内再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甲组商讨问题。乙组预猜问题及答案。问题的设计和回答都要以原文内容为依据,不脱离原文内容。) (2)学生活动: 教师相机调控气氛,进行适时评价,并完成板书。 (3)师生结合板书小结。 文章先介绍了五柳先生的籍贯、名号来历、性格志趣和生活状况,再以“赞语”来评价其人物品格,叙议结合。 (五)品读课文,赏析人物 1、默读课文,勾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出五柳先生精神面貌、性格品质的句子。看看这些句子在语气上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不) 2、请找出文中带“不”的所有句子,读一读,品一品,看看你能不能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一个与众不同的五柳先生呢?大家可以大声地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 3、全班交流,讨论以“不”来贯穿全文的表达作用。 不知何许人 不详其姓字——淡泊宁静。 不慕荣利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恬淡自足。 不求甚解——意存高远,胸襟开阔 家贫不能常得 不蔽风日——安然自若 曾不吝情去留——先生耿直率真 点拨升华:正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才大声言“不”!一个小小的“不”字,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赞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那么这位与世俗格格不入的五柳先生到底像谁呢? 4、教师出示陶渊明生平简介。 陶渊明少时胸怀“大济苍生”的猛志,但是他生活在门阀士族把持朝政的东晋末年,社会风气污浊,许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二十九岁出仕,但一直做祭酒、参军之类的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十三年的仕途生涯,他的理想壮志屡次碰壁。四十一岁时毅然辞官归隐,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佳话。期间,多次拒绝朝廷和地方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