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关系建构中生成德性-社科网.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道德关系建构中生成德性-社科网

在道德关系建构中生成德性1 ——析诺丁斯道德教育的新理念 孙彩平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江苏南京 210097 ) 摘要:诺丁斯所倡导的关怀伦理与关心道德教育模式,体现了道德教育的一种新理念:引导学生在道德关 系建构过程中生成德性。这一理念与国内敏锐的道德教育研究者间存在共识。这里尝试从哲学层面分析其 对以往道德教育研究的超越性。 关健词:关怀伦理;关系;关心德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尼尔·诺丁斯(Nell Noddings),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当代关怀伦理的主 要代表人物之一,从道德教育与道德发展的角度对女性伦理做出很大的贡献,最近,又不断 推出新作:正义与关心:探寻教育的普遍基础(Justice and Caring: The Search for Common Ground in Education,1999),明天的儿童:21 世纪伙伴关系教育蓝图(Tomorrows Children: A Blueprint for Partnership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2001 ),从家庭开始:关心与社 会政策(Starting at Home: Caring and Social Policy,2002 ),培养道德的人:不同于人格 教育的关心策略(Educating Moral People: A Caring Alternative to Character Education , 2002 ),等等,阐发自己道德及道德教育主张。她倡导的关心道德教育模式,力主引导学生 在一种道德关系-关心关系的建构中生成德性,南京师范大学的班华教授正在进行相关研究, 在重视道德关系这一点上,与她有一定的共识。目前国内教育界对诺丁斯的研究2 ,介绍性的 较多,这里试从哲学层面对其道德教育理论作一分析。 一、关心道德教育模式的基本主张 对于道德教育概念,诺丁斯有独特的见解。她强调道德教育教育首先是指在计划和实施 教育的人们努力道德地对待所有被教育者的意义上是道德的;然后才是一种培养被教育者的 伦理理想,以便他们能够道德地对待他人的教育活动3 。她把道德教育本身的道德规定性置于 首位,而不是象人们通常所做的,从教育的目的、内容层面界定道德教育,对道德教育本身 的道德规定性,则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诺丁斯强调“关心是一种关系”,“也会用它来指某些能力”,但她“试图避免将关心 解释为一种个人品德”,她强调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始终注意关心关系的创建与维持,认 为“关心关系是第一位的,美德条目几乎是从这种关系中自然地发展起来的”。4 关心关系是由关心者和被关心者双方共同构成的,在这一关系中,被关心者与关心者对 这一关系的贡献是一样的,而且,只有一被关心者承认受到了关心时这一关系才算成立。肖 巍表述为: W 关心 X ;同时,X 承认 W 关心 X 。只有这两个命题同时成立,才能说W 与 X 间建立 起了关心关系。 在强调把关心作为关系的前提下,诺丁斯把道德教育基本分为四个部分: 榜样(Modeling),强调教师要同学生建立起关心的关系,以身作则,向学生示范如何 做到关心; 对话(dialogue ),是师生建立关心关系的一种重要途径,老师通过与学生进行开放性 对话,与学生讨论成长中经常困扰他们的问题,建立与维持他们之间的关心关系。这里的对 话必须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没有既定的结论与模式。 实践(practice), 诺丁斯认为,关心关系的建立与维持不仅需要情感的投入,还需要 以关心的能力做保障。实践的环节就是要在学校生活的设计中给学生提供发展关心能力的活 动和机会。 巩固(confirmation ),诺丁斯认为,道德教育中关心关系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教育工作的 结束,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学生学校生活的连续性把关心关系维持下去,这包括:教育目的(她 把关心作为学校教育的首要目的)的连续性; 学校场所的连续性-学生在同一个学校建筑内 停留足够长的时间以获得一种归属感,最好在一所学校建筑内呆上至少三年, 如果能住满六 年最好; 师生之间的连续性- 教师,不管是个别还是以小组为单位工作, 在学生同意的前 提下, 应该与学生一起工作至少超过三年; 课程的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