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与拖实验-三相感应电动机实验.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机与拖实验-三相感应电动机实验

专业: 自动化(电气) 专业: 自动化(电气) 姓名: 邵成武 学号: 日期: 2016.12.20 地点: 教2-116 课程名称: 电机与拖动实验 指导老师: 白亚男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三相感应电动机实验 实验类型: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实验目的 判别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首末端 测定三相鼠笼式异步电机的参数 测取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参数 实验仪器设备 1、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编号为D21,额定数据为P 2、2个功率表,3个交流电压表,3个交流电流表 3、导线 实验内容 空载试验,测取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空载特性,从U=1.2UN测到U=0.3UN. 短路试验,测取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短路特性,从I=1.2IN测到I=0.2IN。 负载试验,调测功机加载,测取异步电动机的负载工作特性。 实验步骤 实验电路图 空载试验 第一步: 将三相交流电压调到输出为“0”伏,并选择交流电表量程为自动挡。 第二步: 缓慢起动电机并观察电动机的旋转方向是否符合要求,否则应切断电源,调整三相电源相序。 第三步: 测取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空载特性U=1.2UN→U=0.3UN 第四步:将三相交流电压调到输出为“0”伏。 短路试验 第一步:安装电机将电机与测功机同轴联接,旋紧低脚固定螺钉,并用销钉(黄铜棒)把测功机的定子和电机转子销住。此时电机的旋转方向应正确。 第二步:选择交流电表量程为自动挡。 第三步:测取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短路特性I=1.2IN→I=0.3IN 注意:短路实验动作要迅速,以免定子绕组可能过热。 第四步:将三相交流电压调到输出为“0”伏。 负载实验 第一步:拆除安装在测功机上的销钉。 第二步:选择交流电表量程为自动挡。 第三步:测取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工作特性。接通电源,起动电机,注意电机的旋转方向;调测功机加载,从I=1.25IN至空载,测取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流、输入功率、转速、输出转矩共5~6组数据。注意:其中电流等于额定电流I=IN的点为必测点。逐渐升高三相交流电源电压至额定电压( 第四步:将三相交流电压调到输出为“0”伏。 实验数据记录 空载实验数据记录 UAB UBC UCA U0 IA IB IC I0 P1 P2 COSФ P 260.8 268.2 265.7 264.90 0.285 0.304 0.314 0.174 51.09 -23.6 0.2 27.49 239.1 246.4 244.1 243.20 0.256 0.271 0.283 0.156 43.43 -18.3 0.22 25.13 217.9 222.9 222.5 221.10 0.23 0.246 0.255 0.141 35.95 -13.1 0.24 22.85 199.2 205.3 202.3 202.27 0.209 0.228 0.236 0.130 30.85 -9.53 0.27 21.32 139.8 145.2 142.7 142.57 0.145 0.17 0.185 0.096 18.36 -0.7 0.42 17.66 92.66 96.67 94.02 94.45 0.142 0.157 0.17 0.090 12.24 3.62 0.62 15.86 64.47 69.2 66.46 66.71 0.183 0.195 0.217 0.115 11.18 4.66 0.7 15.84 U0=(UA+UB+UC)/3; I0=(UA+UB+UC)/3/根号3 P=P1+P2 5.1.1绘制空载特性曲线I0=F(U0); 5.1.2绘制空载特性曲线P=F(U0); 5.1.3绘制空载特性曲线COSФ=F(U0); 5.2短路试验数据记录 UAB UBC UCA UK IA IB IC IK P1 P2 COSФ PK 70.9 75.25 72.73 72.96 0.565 0.598 0.595 0.338 34.83 1.2 0.48 36.03 62.13 68.72 67.77 66.21 0.471 0.508 0.505 0.286 24.62 0.32 0.46 24.94 52.66 56.89 54.06 54.54 0.371 0.404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