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典型布置培训.ppt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典型布置培训

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 典型布置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主讲:于生波 前 言 我国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起步较晚,1968年岗南水库安装了一台日本引进1.1万kW的蓄能机组,1972年密云水库安装了2台国产1.2万kW的蓄能机组,这两个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开始了我国的蓄能电站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网的扩大,电网的峰谷差也愈来愈大,蓄能电站的重要性也被普遍认识到,90年代广蓄、十三陵、天荒坪、羊湖、溪口、响洪甸等蓄能电站的建设,拉开了我国蓄能电站建设的大幕。 随着抽水蓄能电站技术的发展,运用水头也逐步提高,从早期的100~200m升到了300~400m,后来到了500~600m,甚至有的已经达到了700m。高水头、大容量成了蓄能电站的特点,地面式、窑洞式或竖井式的厂房型式已经不适用高水头、埋深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成了主流。 退出 重新播放 下一页 1 厂址的选择 2 洞室群布置 4 厂房内部布置 5 开关站布置 3 附属洞室布置 1 厂址的选择 1.1 地下厂房开发方式 1.2 地下厂房平面位置 1.3 厂房轴线选择 厂址的选择 1.1 地下厂房开发方式 对于引水式布置的抽水蓄能电站,按厂房在输水发电系统中的位置可以分为首部、中部和尾部三种开发方式。 ●首部式地下厂房 厂房位于电站引水系统的首部。这种布置方式的特点是高压引水隧洞较短,造价相对较省。但地下厂房靠近上水库,需注意水库渗水对厂房的影响。水头较高时,采用首部式会使地下厂房埋深较大,从而增加了交通、出线及通风等洞井的费用,也给施工和运行带来困难。采用首部开发方式较少,泰安、琅琊山等。 1.1 地下厂房开发方式 泰安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纵剖面 ●尾部式地下厂房 厂房位于引水系统的尾部,具有较长的引水隧洞和较短的尾水隧洞,一般均设有上游调压室。尾部厂房靠近地表,厂房的交通、出线及通风等辅助洞室的布置及施工运行比较方便,因而采用较多。 尾部式地下水电站适用水头范围较大,最高水头达1000m以上,目前高水头电站多采用尾部布置方式,我国已建成的地下水电站尾部式占70%以上(常规居多),天荒坪、桐柏、西龙池、白莲河、呼蓄等。 1.1 地下厂房开发方式 桐柏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纵剖面 ●尾部式地下厂房 1.1 地下厂房开发方式 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纵剖面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纵剖面 ●尾部式地下厂房 1.1 地下厂房开发方式 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纵剖面 ●中部式地下厂房 厂房位于引水系统的中部,当水电站引水系统中部的地质地形条件适宜,对外联系如运输、出线以及施工场地布置方便时,可采用中部式地下厂房。 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吸出高度较大,厂房埋深也相对较大,交通洞、通风洞等受坡度控制洞线较长,且一般来说山体中部地质条件要优于尾部,因此蓄能电站选择中部式地下厂房也较为普遍,广蓄、十三陵、惠蓄、张河湾、宝泉、蒲石河等。 1.1 地下厂房开发方式 ●中部式地下厂房 1.1 地下厂房开发方式 广蓄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平面、纵剖面 ●中部式地下厂房 1.1 地下厂房开发方式 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平面、纵剖面 ●中部式地下厂房 1.1 地下厂房开发方式 惠州抽水蓄能电站A厂输水系统平面、纵剖面示意 ●中部式地下厂房 1.1 地下厂房开发方式 张河湾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纵剖面 ●中部式地下厂房 1.1 地下厂房开发方式 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纵剖面 地下厂房的开发方式选择,要根据工程总体布置情况,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质、交通运输、出线条件、施工和运行条件,经过技术、经济、环境、社会等综合比较确定。 1.1 地下厂房开发方式 1.2 地下厂房平面位置 在选定开发方式后,地下厂房的平面位置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与枢纽布置协调,满足功能要求; ②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和环境影响等因素,综合选定; ③对外交通及厂内交通方便、顺畅; ④永临结合、一洞多用; ⑤地质条件较优,构造简单、岩体完整、地应力平稳,尽可能的避开较大的断层和节理密集带,及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埋深不宜小于2倍洞宽; ⑥主体洞室一般以Ⅲ类及以上围岩为主,其比例应大于60%。 1.2 地下厂房平面位置 1.3 地下厂房轴线选择

文档评论(0)

zyg_29301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