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连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和应用成效.docVIP

孟连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和应用成效.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孟连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和应用成效

孟连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和应用成效   摘 要 2014―2017年,在云南省孟连县水稻上推广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配套技术,采用生态调控、物理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措施,使水稻主要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病虫害防治效果平均提高28.6%,水稻产量平均每667 m2增加64.8 kg,农药使用量平均减少2~3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成效   中图分类号:S43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2.008   水稻是孟连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居粮食作物首位。近年来,受气候因素、种植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水稻病虫害发生严重。在生产上,农民又主要依靠化学农药来控制病虫为害,导致病虫抗药性上升,病虫暴发率增加,天敌数量减少,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和农田生态失衡等问题,严重制约孟连县水稻产业健康发展[1]。为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发生为害,减少农药使用量,提升水稻品质,改善农田生态环境,2014―2017年结合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在孟连县娜允镇、景信乡、芒信镇开展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配套技术推广工作,建立示范区12片面积1 320 hm2,辐射周边面积16 850 hm2。在示范区推广应用生态调控、物理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取得了显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1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概况   2014―2017年,根据孟连县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水稻种植条件,将娜允镇、景信乡、芒信镇作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该示范区交通方便、土壤肥沃、水利条件灌溉优越。种植水稻为1年2熟制,即双季早稻和双季晚稻,双季早稻以栽插为主,双季晚稻以抛秧为主[2-3]。常发性病虫主要有稻瘟病、稻白叶枯病、稻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稻飞虱、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瘿蚊等。4年来,共建示范区12片,面积1 200 hm2,辐射带动周边面积16 850 hm2。   2 示范区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   2.1 生态调控   2.1.1 推广选用抗病(虫)品种   选用通过试验推广的抗(耐)病(虫)害的品种,淘汰抗性差、易感病(虫)品种,及时轮换种植年限较长的品种。2014―2017年,先后选用了抗病(虫)的冈优3551、Ⅱ优6号、宜优115、中优177、金优11、宜香9号、宜香725和德农203等品种,淘汰种植年限较长的冈优12、冈优305、冈优881、Ⅱ优63、Ⅱ优2186和Ⅱ优825等较感病(虫)品种。全面推广高抗优质良种,充分利用品种抗性优势,降低了病虫发生基数和为害损失[4-6]。   2.1.2 消灭越冬虫(菌)源   1)深耕灌水控螟。利用螟虫化蛹期抗性弱的特点,在螟虫越冬代化蛹期深耕、灌水灭蛹,灌水至淹没稻桩,杀灭越冬螟虫的幼虫和蛹,降低螟虫发生基数,双季早稻收割后及时翻耕灌水淹没稻桩,减轻晚稻螟虫虫源。2)清除稻田周围杂草。水稻移栽前铲除田边、沟边杂草,减少稻田虫源。3)打捞菌核。结合整田,处理田间稻草、稻桩集中销毁,减少稻曲病、纹枯病、菌核病等病源菌的基数。   2.1.3 健身栽培   1)培育状秧。采用旱育水管或覆盖旱育方式育秧,选择肥力条件较好、排灌方便的地块作育秧苗床,搞好床土培肥、消毒,均匀播种,培育状秧。2)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增强光合作用。根据稻田肥力状况适时调整栽插密度。3)合理施肥。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施足基肥,控制氮肥用量,增强磷钾肥,注意氮磷钾合理搭配[7]。4)清沟排水。暴雨过后及时清沟排水,做到沟沟相通,防止田间渍水过深,影响稻株生长。   2.2 物理诱控   物理灯光诱杀是控制效果较好的一项绿色防控技术,具有杀虫范围广的特点,在多种害虫同时发生的情况下,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诱杀,起到一灯多控的作用。2014年以来,在示范区安装了太阳能杀虫灯,每2~3.3 hm2   稻田安装1盏,诱杀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害虫的成虫,降低了虫源基数,减少了为害。   2.3 生物防治   2.3.1 稻??共育治虫控草   水稻秧苗移栽返青后放养鸭子,每667 m2放养15~20只,稻鸭共育期60 d左右,水稻灌浆期赶出。从调查情况看出,稻鸭共育中,鸭子在稻田中野养,不断捕食害虫吃(踩)杂草,耕耘和刺激水稻生长,能显著减轻稻田杂草为害,同时鸭子的活动除去水稻基部的枯黄叶片和杂草,改善了水稻纹枯病的为害程度,而鸭子的排泄物又是水稻的最好的有机肥料,使水稻健壮发育。稻田放养鸭子还能取食稻田田螺,增加水稻根系活动[8]。稻鸭共育技术是绿色防控,减少农药用量,防控水稻病虫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