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学者疾病认识观比较.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日学者疾病认识观比较

中日學者疾病認識觀比較 * 郭秀梅 一、緒言 疾病史往往被寫成疫病史,這是很自然的,因為疫病具有厲害的傳染性,被 感染者沒有貴賤高下貧富之分,而且和生活環境、社會風尚、文化背景有密切的 關係。因此,很容易被史學家所擷取,醫學家所重視。本文談不上疾病史,亦不 拘於疫病,僅據現存文獻記載,例舉中日兩國學者對幾種疾病的病名、病因、病 理、治法的見仁見智,進而可見兩國醫學的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及其疾病發展 歷史之一斑。 自徐福東渡扶桑尋求仙藥,並帶去了中國醫學之日起,直至清代,即日本的 江戶後期,中日之間的醫學交流,基本上是日本的單向輸入型,中國醫學思想對 於日本之影響,已不言而喻。十八世紀,西洋醫學的傳入中國,日本漢醫學的逆 1 輸入及日式西醫知識的引進,促使中國醫學發生了巨大變遷 。因此,可以說研究 * 北里研究所東洋醫學總合研究所醫史學研究部。 1 陳邦賢 ,《中國醫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頁7 。 2 「疾病的歷史」研討會 日本醫學及醫學史,離開中國文化則無從談起。換句話說,日本醫學已成為中國 醫學的一個分歧,千百年來,促進中國醫學的發展及域外傳播之功,良不可沒。 日本與中國的文化交流,包括醫學交流的密切程度是無法斗量尺計的,而且其進 化過程亦極多相似之處。下面讓我們領略兩國醫學史的同時,比較對於疾病認識 觀的異同。 二、中日醫學時期的劃分及特點 歷史時期的劃分不同於朝代改換,是很難一線切開的,在此援引現代兩位著 名史學家觀點,以為參資。 中國學者陳邦賢氏在其《中國醫學史》中,將中國的醫學分為四個時期:1 、 上古時期;2 、中古時期;3 、近世時期;4 、現代時期。周秦以前的醫學,叫作上 古時期的醫學。自漢代歷兩晉隋唐以至宋元的醫學,叫作中古時期的醫學。明清 的醫學,叫作近世時期的醫學。民國以來的醫學,叫作現代時期的醫學。 日本學者富士川游氏在《日本醫學史綱學》中,按時代順序把日本醫學分為: 太古醫學、奈良朝以前醫學、奈良朝醫學、平安朝醫學、鐮倉時代醫學、室町時 代醫學、安土‧桃山時代醫學、江戶時代醫學。太古醫學即指史前醫學和神祇醫 學,包括繩文時代、彌生時代。奈良朝以前醫學,指大和時代。太古時代相當於 中國的秦漢時期,大和時代相當於三國至隋唐初期,奈良、平安時代相當唐、宋 時期,鐮倉、室町、安土‧桃山時代相當元、明初期,江戶時代相當明末、清代。 日本太古時代,人神無別,神話和歷史混雜,所謂醫學也完全是魔法。當然, 中國醫學亦源於巫術,神權和迷信籠罩著先秦以前醫學。但周秦醫學已經脫離了 魔法,建立了較完備的自然哲學體系,《黃經內經》已證明了這一點。也就是說, 當中國已進入哲學醫學階段時,日本醫學則處在朦朧的神學狀態,這一人類進步 差有千年之距。 中國的上古醫學與日本的太古醫學,沒有文字記載,只能通過人文學者和考 古學家的考察,以及根據後人記載的神話、傳說來推測那時代的情狀。中國傳說 郭秀梅:中日學者疾病認識觀比較 3 中的人物有伏羲、神農、黃帝等,他們發現了火種,製作了耒耜,創造了醫藥, 啟化了民智。幾千年來,中國醫學一直以這些人為中心發展過來了,並得到了人 們的認同。日本古代傳說中的醫神有大穴牟遲神和少名彥名命神,《日本書紀》 中有這樣記載:「夫大己貴命與少彥名命戮力一心經營天下,復為顯見蒼生及畜 2 產,則定其療病之方。」 大己貴命即大穴牟遲神 。此二神用祈禱、禁厭及內服藥、 外用藥,湯泉療法等治療疾病,被稱為日本醫學之祖。 中國的中古醫學,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歷歲千五百餘年,難以簡單明 瞭地說清楚其特點。這一時期醫學從實踐經驗的積累,進入了系統理論的總結, 名醫輩出,如扁鵲、淳于意、張仲景、華佗等。著述見世,如《神農本草經》、 《難經》、《傷寒論》、秦簡、漢簡等。醫學與藥學齊頭並進,而且開始以這種 理論指導臨床。臨證醫學、養生學、預防學也逐漸完善。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 科學發明的堀起,醫學也向科學化邁進,並對醫學理論加以系統整理。如王叔和 編次《傷寒論》和撰寫《脈經》,皇甫謐的《鍼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