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社会流动性初探.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社会流动性初探

明代社会流动性初探 陈宝良 2012-8-19 10:45:22  来源:《安徽史学》(合肥)2005年02期第18~24页   【专题名称】明清史   【专 题 号】K24   【复印期号】2005年03期   【英文标题】A preliminary study of social mobility in the Ming Dynasty   CHEN Bao-liang   History Department,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作者简介】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100875   陈宝良(1963—),男,浙江绍兴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明清研究 中心研究员,哲学博士。   【内容提要】 本文从官方的户籍控制,人口的分化与等级制度的解体,以及客籍、附籍的出现诸方 面,对明代中期以后的社会流动性进行了考察。文章认为,明代社会是一个具有相当流 动性的社会。社会流动的形式,既有地域之间的人口流动,又有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 而这种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又包括向上与向下两种流动方式。社会流动的加剧,则显 示出晚明社会正好处于一个转型时期。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ontrols of the census register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population and the social estate system,and the appearance of the nonnative and transient population(keji, fuji)and concludes with an analysis of social mobility in late Ming China. The author think that there was a social mobility trend in the society.The form of social mobility included the population mobility between the different region and the mobility between the social stratum,and social mobility of upward and downward.There was becoming a social change in late Ming Dynasty.   【关 键 词】明代/社会流动/人口迁移/户籍/附籍Ming Dynasty/social mobility/population mobility/census register/nonnative   明朝人生活在一个社会转型时期,尤其是明代中期以后的社会,是以极具变化为其特 征的。若将其置诸“社会流动”与“都市化”等范畴下进行考察,其时代的特殊性就更 容易显现出来。换言之,晚明社会是一个转变过程,举凡人口的持续增长,经济的货币 化和多样化(诸如农村的商业化,定期集市和小镇的激增,作物的专门化,手工业的发 展,以及国内地区性贸易市场的形成)(注:关于中国16世纪经济繁荣、海外贸易发展的 具体状况,以及中、西学者对此问题的具体看法,可分别参见下列研究成果:傅衣凌: 《明清时代商人与商业资本》,第18、20—23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傅衣凌:《明 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第3—46、179—240页,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张维华:《明 代海外贸易简论》,载氏著《晚学斋论文集》,第327—451页,齐鲁书社1986年版;Chris Bramall and Peter Nolan,“Introduction:Embryonic Capitalism in East Asia”,in Xu Dixin and Wu Chengming(eds.),Li Zhengde,Liang Miaoru,Li Siping( tr.),Chinese Capitalism,1522—1840(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2000),P.xxii ;Dwight Perkins,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1368—1968(Chicago:Aldine ,1969),P33;Evelyn Sakakida Rawski,Agricultural Change and Peasant Economy of South China(Cambridge

文档评论(0)

jinchen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