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考数学-总复习策略.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中考数学-总复习策略

PAGE PAGE 1 浅谈中考数学总复习策略 首先非常感谢两位教研员给我提供这个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今年我任教八年级,所以今天我主要是来学习的,把你们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用到我明年的中考复习中。我校虽然地处城关,但生源大多来自农村,他们的家长多数在外地经商,这些孩子有的隔代监管、有的寄在亲戚、朋友家,学习及行为习惯都比较差。故我校学生基础差异很大,经三年的初中学习,学生的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在数学这一科的学习上表现尤为突出,每个班级都会出现几个雷打不动的“放弃生。”针对这一特点,结合本人在中考总复习中的做法,谈一些个人的体会。 1.知识要点习题化(以题带知识点) 第一阶段我们一般按版块( = 1 \* GB3 ①数与式 = 2 \* GB3 ②方程与不等式 = 3 \* GB3 ③函数 = 4 \* GB3 ④统计与概率 = 5 \* GB3 ⑤三角形 = 6 \* GB3 ⑥四边形 = 7 \* GB3 ⑦圆 = 8 \* GB3 ⑧视图、投影与位似)进行复习,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突出知识主干。 这一阶段的教学我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课前自主复习(填写知识网络)——课堂讲练结合(完成回顾练习)——课后作业(一般都是做双基里面的题目)——小测(选取近三年中考试题中相关考题及易错题)——反馈矫正(有针对性的评讲),力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上,我就带着学生在完成回顾练习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抽出时间复习基本概念、性质、公式和定理,回顾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分析之前做错的题目所考查的知识要点及正确解法,从而达到理清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目的。如,在复习实数时,在学生完成回顾练习(1)数轴上表示-1与2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 (2)计算, , (3)如果,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4)计算 之后,师生一起回忆绝对值的意义及其性质,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注意力相对集中。同时知识要点的习题化也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将感性知识逐步上升为理性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题型训练题组化 分析近三年福州市中考试卷,我们发现很多基础题都来源于课本或课本习题的变式。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我们应设置题组,对问题进行变式,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相关知识。 在第二阶段专题复习中题组训练尤其需要,学生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探索解题规律,总结解题方法,寻求答题技巧,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通性通法,达到解一题,会一类的目标。如: 【教材习题】 ADBCE图2图1 A D B C E 图2 图1 A D B C E 2.如图1,△ABD,△AEC都是等边三角形.BE与DC有什么关系?你能用旋转的性质说明上述关系成立的理由吗?(九年级上册第61页第10题) 3.如图2,△ABC和△ECD都是等边三角形,△EBC可以看作是△DAC经过什么图形变换得到的?说明理由.(九年级上册第75页第5题) 【说明】第1题要求学生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发现“SAS”存在的事实,然后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证得线段相等;第2题明确要求运用旋转的性质说理,这和上题方法是有区别的,证法可参看教师用书;第3题则可看成第1、2两题的综合变式,从中体现出图形虽变,数学结论却恒不变的特性,这正是较多中考试题的命题特点.所以,将这三题搁在一起考虑,可以梳理学生的知识结构,建立纵向联系,再加以适度延伸拓展,就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 图3【变式1】如图3,点C是线段AB上任意一点(C点与A、B不重合),分别以AC、BC为边在直线AB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ACD和等边三角形CBE,AE与CD相交于点M,BD与CE相交于点N. 图3 (1)求证:AE=DB; (2)试判断△MCN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3)若AB的长为10cm,AC的长为4cm,求MN的长. 【说明】相信学生在复习了那三道教材习题后,再做此题第(1)问,容易解决.对于第(2)问,需要学生发现△AMC≌△DCN或△EMC≌△BNC,在证得CM=CN后,再由平角定义求得∠MCN=60°,即可判断△MCN是等边三角形。到了第(3)问,观察发现MN∥AC,由此证得△EMN∽△EAC是解答关键。此题设问层层递进,脉络清晰,可培养学生联想、发散思维能力。 答案:(1)证明:∵△ACD和△CBE是等边三角形, ∴AC=DC,EC=BC,∠ACD=∠ECB=60°,∴∠ACD+∠DCE=∠ECB+∠DCE,即∠ACE=∠DCB.∴△ACE≌△DCB.∴AE=DB.

文档评论(0)

dajia1q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