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钧中心臂连杆型转向机构之设计与分析.pdf

蔡文钧中心臂连杆型转向机构之设计与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心臂連桿型轉向機構之設計與分析 徐正會 * 蔡文鈞**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製造科技研究所 副教授 * 研究生 ** 中文摘要 1990)等七型;改良型車輛轉向機構可分為多連桿型 (游志德,民國 84; Fahey, 1997; Chicurel, 1999; 本研究係關於中心臂連桿型轉向機構之設計與 謝炎松,民國 88) 、差速機構型(Carcaterra, 1998)、 分析,其主要目的是以運動學的角度來改善現有中心 齒輪機構型(Takashi, 1992;Karl, 1985 )、變導 臂連桿型轉向機構之幾何尺寸,使車輛於低速轉向行 程螺桿機構型(何晉欽, 2001)等四型,其中,中心 進中能沿著單一的轉向中心作旋轉運動,亦即符合阿 臂連桿型因具對稱性以及製造成本低等優點,因此, 克曼原理( Ackerman Principle ),以確保車輛轉向之 本研究選擇該型轉向機構作為尺寸合成之類型,如圖 安全性、操控性與舒適性。本研究主要採用瓦特二型 1所示。 (Watt- Ⅱ)六連桿組,藉由解析尺寸合成法設計車 輛轉向機構,並針對該系統作運動分析,以驗證新設 繫桿 拉桿 轉向搖桿 計之轉向性能,此外,亦和一般中心臂連桿型轉向機 構與 FEMM轉向機構之轉向性能作一比較。 關鍵詞:車輛、中心臂連桿型轉向機構、阿克曼原理、 解析尺寸合成法。 前言 中心臂 肘節臂 車輛轉向機構其主要用途在於將 方向盤之轉動 角度轉換成輪胎之偏轉,進而改變車輛行駛方向。車 圖 1中心臂連桿型轉向機構 輛在進行轉向時,因高速和低速而有不同理論,在高 速的情況下,車輪因受到外力之作用而產生側滑角, 此種情形不在本研究之範圍內,而車輛於低速轉向行 符合阿克曼原理兩前輪轉向角之關係 進中,各車輪與地面應保持滾動接觸而無滑動現象, 欲達到此目的,所有車輪在轉向路徑上需沿著共同的 根據阿克曼原理,可將車輛兩前輪轉向角間建立 轉向中心作旋轉運動,亦即各車輪之旋轉軸線必須交 一關係式。如圖 2所示,其中 c點為兩前輪之旋轉 於同一點,此稱為阿克曼原理(Ackerman Principle ) 軸延長線與後輪輪軸延長線之交點, B 為兩前輪各 (Wong, 1993;Heisier, 1998 )。當前輪轉向時,左右 別之車輪轉向中心之距離(即兩前輪之大王銷的距 前輪之轉軸中心延長線與後軸中心 延長線交於一 離),L 為前後輪之軸距, B ′為內側前輪之轉向中 心至c點之水平距離, 、 分別為左右兩前輪之 α α 點,此點稱為轉向中心,而外側前輪所行經圓弧的半 l r 徑稱為轉向半徑(汪國禎民國, 81 )。但當改變前輪 轉向角( steering angle )。 之轉向角度以矯正行車路徑時,轉向中心之位置亦隨 由圖 2可知 之改變,故其為一瞬時中心。 根據已蒐集之文獻加以分析整理,可將車輛轉向 cot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