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9563-2004大豆种子品种鉴定实验方法 简单重复序列间区法.pdf

  • 5
  • 0
  • 约1.4万字
  • 约 12页
  • 2018-08-30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修订
  •   |  2004-06-22 颁布
  •   |  2004-12-01 实施

GB/T 19563-2004大豆种子品种鉴定实验方法 简单重复序列间区法.pdf

  1. 1、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3. 3、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ICS65.020.01 一 一 B21 翰黔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JT 19553--2004 大豆种子品种鉴定实验方法 简单重复序列间区法 Experimentalidentificationmethodforvarietyofsoybeanseed-ISSR 2004-06-22发布 2004-12-01实施 率督骡臀瓣譬篷臀臀暴发“ GB/T 19563-2004 前 下翎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农业标准化监测与研究中心(黑龙江)、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庆贵、徐晶、姜雯、李光宇、石绍业、郝兆军。 GB/T 19563-2004 引 言 目前,我国农作物种子的鉴定多采用种植鉴定、快速测定法(苯酚染色法、大豆种皮愈创木酚染色 法、高粱种子氢氧化钾一漂白粉测定法、燕麦种子荧光测定法、小麦种子氢氧化钾测定法)、聚丙烯酞胺凝 胶电泳法测定大麦、小麦种子纯度等。这些方法所需的检验周期较长,虽然电泳法所需时间短,但不具 备分子水平鉴定的诸多优点。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的相关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其检 测对象为DNA大分子— 生物的遗传基础。以DNA为检测对象,具有许多其他检测水平所不具备的 优点:首先,可供探测DNA标记的数量是无限的,这是同工酶技术所无法比拟的;其二,DNA分析技术 不像其他技术那样随组织或发育阶段而异,植物体任何部位、任何时期提供的DNA均可用于分析,其 检测结果都是一样的;第三,DNA分析不受环境影响,其变异只源于等位基因DNA序列的变异,这种 稳定性便于揭示品种间的遗传变异,从而排除了环境变异所造成的表型变异。 基于上述优点,DNA分析技术是农、林、牧、渔等品种鉴定的先进方法。 GB/T 19563-2004 大豆种子品种鉴定实验方法 简单重复序列间区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豆种子品种鉴定的实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利用简单重复序列间区 (ISSR)法对大豆种子品种鉴定的实验过程。 2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1 聚合酶链式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少至一个拷贝的特定碱基顺序的DNA片断在体外花费几个小时即可扩增出数百万个分子的酶催 化反应,即DNA合成反应。 2.1.2 简单皿复序列间区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是在PCR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标记和检测方法,根据某个简单重复序列(微卫星位点) 设计出一系列特异引物,通过PCR反应扩增微卫星位点间隔的碱基顺序,以检测其扩增片段长度的多 态性。 2.1.3 徽卫星DNA microsatellite DNA 是一类由几个核昔酸(一般为1个~5个)为重复单位的长达几十至几百个核昔酸的串联重复 序列。 2.1.4 核昔酸 nucleotide 是构成核酸的基本单元,由三部分组成:五碳糖、磷酸和环状的含氮碱基. 2.1.5 引物 primer 一条互补结合在模板DNA链上的短的单链,提供3-OH末端作为DNA合成的起点,延伸合成模 板DNA的互补链。 2.1.6 引物扩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 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 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