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媒体人眼中的故乡变迁.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位媒体人眼中的故乡变迁.pdf

一一位位媒媒体体人人眼眼中中的的故故乡乡变变迁迁 这些年来,“回乡体“逐渐成为我们年后最先关注的话题 关注农村,关心故土,从最 开始的无意、随意变得更加主动、认真了起来 不断达成共识的是,这是中国从传统 农业社会走向现代工业化、城镇化社会的裂变时期 媒体人汪冬莲在 《满川田纪事》中,以故乡安徽省歙县满川田村为样本,选取有代表 性的三四十户农家,采用解剖麻雀的方式,反映近四十年来中国农村、农业和农民的 发展脉络和生存现状 今天就一起来看看这本书中的一节 《风俗的传承与遗失:时代 前进的一体两面》 上世纪90年代,谁要是在老家操着一口普通话,是要被当成笑料遭到鄙视的 因为在 家乡不说家乡话而说官话,是忘本的表现 以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用论,有太多的传统习俗在社会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中消失 甚至失传 早些年,在农村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不得闲的说法 这个说法并不夸张 对妇女来 说,家人身上穿的、脚下踩的,都要靠自己双手缝制出来 紧张的时候,农村妇女不 仅白天不得闲,还经常需要熬夜赶制,称之为“做夜作” 单就一家数口冬夏所穿的布 鞋,就够妇女们忙乎的了 从种植苎麻开始的制鞋原料的准备,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生 活的典型写照 苎麻长成熟以后,收割剥去外皮,割出苎麻丝,经过晒干搓煮,得到 白色鞋绳,这才有了做鞋的材料 有了鞋绳,只能算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距离 制作出成品布鞋,还需要能干的农妇日日捧着鞋底一针一线密密缝上多少个白天和黑 夜 衣服虽然不像布鞋这样可以轻易由主妇缝制,不过同样是请了乡间裁缝来家里制作, 绝无购买体面又时髦的成品衣的可能 如今已经没有人家请裁缝来家里给大人小孩做 过年穿的新衣了,也几乎没有人穿自制的布鞋 这些传统的消失倒是解放了农村妇 女,“做夜作”这种日夜辛劳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随着这种解放,农村里的年轻女性 慢慢丧失了操持缝缝补补针线活的技能 如今的农村妇女,劳作上虽然脱不了日晒雨 淋的辛劳,居家生活却跟城里人没有太大差别,除了打理一天三餐饭,好多人家连 猪、鸡都不养 比起以前缝制一家老小的单鞋棉鞋、缝补旧衣,为两三头猪割草喂 食、喂鸡喂鸭等繁琐家务事,现今的农村妇女真称得上解放了 饮食方面也有传统在遗失 小时候,家家户户到了夏季,便要晒由蚕豆制成的豆瓣酱 (土酱) 邻居们都把盛酱 的瓦泥盆捧到生产队空着的野菜池 (供冬季储存猪吃的番薯藤等猪草用)上面,晒上 半个多月 因为不能淋上雨,所以那段时间孩子们有一项任务,就是务必在下雨之前 将自家的酱盆盖上箬笠,否则让雨一淋,整盆豆瓣酱就要坏了 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 代,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人们几乎没有打酱油的奢侈习惯,做菜需放酱的时候就舀上 一勺土酱 鲜美的味道也不是商店售卖的生抽、老抽可以媲美的 土酱的制作在农家 生活中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以为家中种植蚕豆就是为了做 酱 (事实也几乎是如此) 蚕豆是这样一种蔬菜,它的嫩豆可以炒着当菜吃,但如果 长得太老的话,只能拿来像花生一样炒着吃 炒蚕豆远远没有炒花生美味,嫩蚕豆农 家又很少摘了做菜吃 (大人们的潜意识里,似乎有摘了尚未长成的嫩豆当菜吃过于奢 侈的想法),这便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认为,家里种蚕豆只是为了晒土酱 如今好多 人家都不晒酱改买酱油了,不知还有没有人家种蚕豆了? 餐具也与时俱进了 在七八十年代以前,农家孩子享有一种“特殊”的待遇,便是在能 够端稳、端好吃饭的碗以前,一般不能用正规的饭碗 人民公社时代,大家都只挣工 分,平时几乎没有现金收入,荷包扁得很 打碎一只碗可是一件不得了的“家庭事 故” 因此,几岁大的孩子,往往使用以粗壮的竹子临近竹节处横锯而成的竹碗 这 种碗隔热性比瓷碗还好,不易烫手,既经济耐用又非常实用,正好供小儿学习使用 住的方面,更是有了颠覆性改变 因为经济的制约,2000年以前,满川田村新建房子 不多 一个生产队几年也没有一处新房 记得2000年前后春节回家,正赶上小姨家的 大表哥建新房 当时盖房花了三万多元,在大家看来已经是笔天文数字了 2006年以 后,村里的新房慢慢多了起来 原因是自2005年底开始的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危房改 造项目给予补贴,推动了农民的建房热情 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劳动力工资的快速上 涨,外出打工人员每年都能攒些钱,经济状况的好转让大家对建房向往了起来 这与 十几年前完全两样 在我们的父辈那一代,农民家庭要建栋新房,是一个特别耗时费力的工程,可以当做 毕生的事业来追求 多年前就要为这一浩大工程的开工做种种准备:各种木料,各色 石料,预先替邻居家干活以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