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彬《管理学》(第4版)笔记-课后习题详解.pdfVIP

王凤彬《管理学》(第4版)笔记-课后习题详解.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篇 概 述 第 1 章 管理者与管理工作 1.1 复习笔记 一、管理的概念、作用和任务 1.为什么需要管理 组织需要合作、协作或协调。管理伴随着组织的出现而产生,是协作劳动的产物。 组织(organizations )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组织中的活动包括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两大部分。管理工作是促进作业活动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和保证。 2 .什么是管理 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使完成既定的组织 目标的过程。这个定义有四层含义: (1)管理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过程; (2 )管理工作要通过综合运用组织中的各种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3 )管理工作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 制等,它们成为管理的基本职能; (4 )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进行的,有效的管理必须充分考虑组织内外的特定条件。 3 .管理的目标 管理不存在自己独立的目的或目标。不能为了管理而管理,而应该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进行管理。管 理的目标是与组织的目标联结在一起的,具体可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全面地衡量管理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情况: (1)组织的产出目标 从产量与期限、品种与质量、成本花费等单项指标的水平来衡量所管理的组织是否能按质、按量、按期、低 成本地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或服务。 (2 )组织的绩效目标 组织的绩效目标是对组织所取得的成果与所运用的资源之间转化关系的一种更全面的衡量。组织的绩效高低 表现在效率和效果两方面。 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值。管理工作的完整任务必须是使组织在高效率的基础上实现正确的活动目标,也 就是要达成组织活动的效果。其中利润是经市场检验的衡量效果的一项客观的指标。效率涉及的只是活动的方式, 它与资源的利用相关,因而只有高低之分而无好坏之别。效果则涉及活动的目标和结果,不仅具有高低之分,而 且,可以在好和坏两个方向上表现出明显的差距。 (3 )组织的终极目标 以追求利润和资本保值增值为主要终极目标,这样的组织被称为营利性组织。 以满足社会利益和履行社会责任为主要终极目标,被称为非营利组织。 任何组织中管理工作的基本使命都是:使组织以尽量少的资源而尽可能多地完成预期的合乎要求的目标。 二、管理者的职责、技能及职业化 1.管理者的分类与职责 管理者 (managers )是指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达到与他人一道或通过他人实现组织目标的人。管理者的 工作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同别人一起并通过别人使组织活动得以更有效地完成。 (1)从横切面进行的组织层次划分看,组织中的工作人员有四类: ①作业人员。指组织中直接从事具体实施和操作工作的人; ②基层管理人员。又称第一线管理者,处于作业人员之上的组织层次,负责管理作业人员及其工作; ③中层管理人员。指直接负责或者协助管理基层管理人员及其工作的人; ④高层管理人员。处于组织的最高层,主要负责组织的战略管理,并在对外交往中以代表组织的“官方”身 份出现。 不同层次管理者工作上的差别并不是职能本身不同,而在于各项管理职能履行的程度和重点不同。 (2 )从组织的纵切面划分,管理者可以分为综合管理者和专业管理者。 综合管理者负责管理整个组织或组织中某个分部的全部活动。专业管理者仅仅负责组织中某一类活动或业务 的专业管理。 2 .管理者的技能要求 (1)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工作所需的技术和方法。 技术技能对基层管理者来说尤为重要;对中上层管理者来说,掌握技术技能的必要性可少些。 (2 )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是指与组织单位中上下左右的人打交道的能力,包括联络、处理和协调组织内外人际关系的能力, 激励和诱导组织内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能力,正确地指导和指挥组织成员开展工作的能力。 (3 )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是指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各种研究表明,出色的概念技能,可使管理者做出更佳的决策。概念技能对高层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