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纹知识培训材料.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 水文3.1 流域概况3.1.1 自然地理概况渠江(又名渠河)属嘉陵江一级支流。它是一条多源头河流,主要有东西二源,东源为州河,西源巴河为渠江正流。州河上游分为前、中、后河三支,均发源于大巴山南麓,主流前河发源于城口县燕麦乡光头山,海拔高程2685.7m,自北东向西南流,至宣汉县城附近与后河汇合后始称州河。继续西南流,经宣汉、达县至渠县三汇镇与巴河汇合。西源巴河是渠江的主流,上游分为通江河和南江河两支,均发源于大巴山和米仓山南麓。主流通江河发源于陕西省南郑县广家店乡境内的大红岩,海拔高程2500.8m,由北向南流,经陕西省的广家店、碑坝,入川后经平溪、涪阳、通江县城、广纳、云台至平昌县城江口镇与南江河汇合后称巴河,继续南流经白衣、石梯、文崇至渠县三汇镇与州河汇合。巴河与州河在三汇镇汇合后始称渠江,渠江干流自东北向西南流经临巴,至渠县县城右纳流江河,继续西南流,经广安、岳池、华蓥、合川等县市,在合川县城北7.5km的渠河咀汇入嘉陵江。河长666km,流域面积39220km2,流域形状呈扇形,整个流域位于东经106°20′~109°00′、北纬30°03′~32°45′之间。渠江流域上游水系发育,支流密布,较大支流主要有大通江、小通江、月滩河、澌滩河、南江河、神潭河、恩阳河,长滩河、前河、中河、后河、明月江、铜钵河等,干流段水系不发育,小支流多,大支流少,较大支流只有流江河,流域水系见附图2-1。流域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地形复杂,北高南低。上游为大巴山区,海拔高程多在1500~2000m之间,河谷呈“V”形,河流穿行于高山峡谷地区,山高坡陡,谷深流急,多险滩,植被较好。中、下游为低山丘陵区,海拔高程逐渐降低,开垦度增大,植被率降低,河道逐渐变宽,河谷断面由“V”形逐渐过渡到“U”形,水流渐缓。至渠县以下,已进入川中盆地,河谷较宽,一般为400~800m,除局部山地外,海拔高程多在300~500m之间,河道蜿蜒曲折,水流平缓,两岸有较多台地,沿河漫滩与阶地相间,植被较差,农耕发达,人烟稠密,经济繁荣,交通方便。流域地质构造属盆地东北部大巴山、盆东华蓥山方斗山弧形褶皱带及川中台拱边缘。出露地层有白垩系砂岩、砾岩夹泥层及侏罗系紫色砂泥岩互层。流域内土壤多属紫灰色、棕色壤土和粘壤土,易被雨水冲刷。流域内森林覆盖率小,开垦率大,植被差,水土流失严重。渠江广安城区白塔河段卡口防洪工程位于广安市广安区城区、渠江干流右岸,工程河段长962m,控制集水面积36755km2。3.1.2 人类活动影响工程上游的渠江干流上有已建成的南阳滩电站、凉滩电站和四九滩电站,这几个电站均为径流式电站,无调洪削峰能力。上游支流上已建成的水利水电工程较多,大多为径流式电站,无调洪削峰能力,只有州河上的江口电站、通江河上的双滩电站具有一定的调洪削峰能力。江口电站总库容2.77亿m3,滞洪库容1.33亿m3。双滩电站总库容3.0亿m3,滞洪库容1.34亿m3。由于江口电站和双滩电站均采用大排大泄的闸门控制,削峰作用较小,并且这2个电站的洪水占渠江干流洪水的比重也比较小,其削峰作用对渠江干流的洪峰流量影响甚微。3.2 气象3.2.1 气象台站分布渠江流域内有通江、南江、巴中、平昌、万源、宣汉、达县、开江、大竹、仪陇、营山、渠县、广安、华蓥等10多个气象站。各站设立时间早,观测时间长,观测项目齐全,具有从建站至今的完整观测资料。此外,流域内还先后设有较多的雨量站。各气象、雨量站分布见附图2-1。3.2.2 气候特征渠江流域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秦岭大巴山以南地区,受东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冬暖、春旱、夏热、秋季多雨等特点,春旱和伏旱经常出现,尤以伏旱危害最重。因地形和纬度的差异,气候特点大致可分为北部山区气候和盆地南部丘陵区气候两类。北部山区地势较高,受西北寒流影响较为显著,气温相对较低,多年平均气温约16℃左右,具有冬季长、夏季短、春冬多风、霜雪稍多等特点。中、下游属盆地南部丘陵区气候,由于秦岭和大巴山脉的屏障作用和山地的缓冲作用,西北寒流侵入本区的强度大为减弱,多年平均气温约17℃左右,夏热冬暖,冬季多雾,霜雪少见,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夏(伏)旱。渠江流域的降雨受地理位置和季风影响,降雨量相对较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1600mm左右。流域上游山区为著名的大巴山暴雨区,暴雨中心经常在旺苍、南江、通江、万源一带出现,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600mm左右。北部中低山区处在大巴山迎风坡地带,降水丰沛,草坝、王家、老君、峰城一线以北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mm以上。而流域南部属低山和丘陵区,平坝较多,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mm以下。流域内春雨早,秋雨多,但8月份雨水较少,常有伏旱发生。降水量年际年内分配极不均匀,5~10月降雨多、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